王(王圭)是宋代人,是左手使铁杵、右手用铁鞭的武林名将,也是一位抗御西夏(党项族)的英雄。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军队包围了宋塞,接受敌将挑战的王(王圭),在右臂被枪刺伤的一刹那,用左手握的铁杵,将敌将闹脑袋打的粉碎。又一敌将用枪向他刺来,他左臂夹住敌人的长枪,腾出右手,一鞭将敌将打死。西夏军吓的目瞪口呆,纷纷逃命而去。但是在第二年的好水战役中,宋军遭到了失败。为了去救被困的宋将,王(王圭)冲入夏军的重重包围,以一挡百,杀死西夏军近百名,但因眼睛中了敌箭,只得退下阵来,因伤重而阵亡。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韦护使用的厢魔杵就是典型的杵类兵器。在佛教护法神中,韦护是一位威望最高的人物。也是《封神演义》昆仑十二仙之一,是道行天尊的得意门生。在殷周争霸的年代,韦护受师傅之命,在军师姜子牙率领下,英勇地抗击了助殷的各路仙子的进攻。韦护使用的降魔杵,不是普通的杵棒,是他师傅道行天尊倾注了毕生心血铸就而成的法宝,是法力无边的超兵器。手拿此物,轻私鸿毛,可是命中敌人时,却重如泰山,致敌于死命。
锤
锤,是一种带有球状打击部,打击力甚大的复合棍棒。由于球状打击部类似秤上的秤锤,故此得名。又因锤头部分酷似冬瓜形,所以又称之为“瓜”。依锤头部分安装的形态,又分为立瓜和卧瓜两类。后者很象我们平时使用的木槌。这种兵器,柄是用木料制成,而作为打击部分的锤头,除了木制的以外,还有用铁包起来的,也有全部是用铜或铁等金属作成的。其中,又特意把用金属制的锤,叫做“金瓜”。
锤有长兵器、短兵器之分。骨朵为长兵器的一例。全长约201.6cm。其中,锤头由金属制成,长19.2cm左右,柄长约172.8cm。这种长柄锤既可用双手,也可单手使用。因为锤形象蒜头,所以又有“蒜头骨朵”之称。
锤头很重,利用杠杆作用,能产生很大的打击力,是一种比棒类兵器具有更大杀伤效果的兵器。
身穿厚重铠甲的敌人,并不惧怕刀剑这类轻兵器,然而,这种头重的铁锤,却能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为了有更大的打击力,就造出了在锤头上带有锐利尖刺的新型兵器,这就是蒺藜骨朵。
历史与发展
锤是一种很古老的兵器,最早出自春秋战国时代。但是,在很长时期里,并未把它用于实战,而是作为仪仗用的兵器来使用,并用漂亮的花布把锤包缠起来,成为仪仗用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