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军是刘伯承元帅非常信任的一只主力部队。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表现十分抢眼。特别是该军下属的36师在1948年7月一举攻克襄阳古城,生擒特务头子康泽,被授予“襄阳特功团”光荣称号。
1952年,12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和15军一起,坚守阵地,打推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从此闻名世界。
60年代初,12军下属的34师涌现出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从此全军掀起了著名的“大比武“运动。
12军尤其是下属的36师,名将辈出,王近山,杜义德,韦杰,尤太忠,李德生,李震,曾绍山,肖永银,赵兰田,马宁都出自该军。36师106团被称为“百将团” ,在团一级出这么多将军是不多见的。
12集团军是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带出来的少有的硬部队,就凭这一点,该部队就一定有发展前途,虽然现在装备还只能是中等,邓小平时代军委为什么只重视38,54军等部队而对自己的老部队12军冷淡另人费解。
七、“军纪最好的人民军队”――第41集团军
第41集团军驻守广西,原代号为53010部队,隶属广州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41军改编的。辖121,123师和原第55军164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该集团军下属“塔山英雄团”的一部编入驻港部队步兵旅。
41军的前身为抗日战争期间组建的山东胶东军区部队,同27军是孪生兄弟。1937年12月,山东文登县天福山爱国群众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46年,胶东军区主力前往东北,后来发展成41军,少部分留守,就是后来的27军。
41军在后来的林彪元帅麾下,先后参加了“四保临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79年,参加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作战。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辽沈战役”时的攻取锦州中的塔山保卫战,其激烈不次于“上甘岭”,中央军委嘉奖为“塔山英雄团”,后来我军的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出自该团。几个月后的“平津战役”中,41军大部队路过老乡的果园,居然全军无一人上前偷吃一个苹果。全军军纪之好另人惊叹!毛主席听说后,马上决定北平的防务由41军担当,并且亲自到南苑机场检阅了41军。
由于有着军纪优良的好传统,所以41一部成为了解放军驻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