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义和团运动轰轰烈烈、如烈火燎原般突然燃遍华北大地、进入京津。但就在高潮之际,却又突被残酷镇压下去。百年来,对义和团一直是歧说纷见。赞扬或否定可能各有其理,但百年后的今天,对这一事件的作番冷静客观的分析可能比简单赞扬或否定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义和团
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等民间反清秘密组织,最初流行于山东、直隶(河北)等地。以设厂练拳等方式组织民众,参加者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平民。1898年改称义和团,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改变对义和团的策略,调义和团进京,1900年6月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义和团陆续进京,在城内设坛800余所,围困攻打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在天津、廊坊和北京抵抗入侵的八国联军,最后由于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镇压而失败。
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旗帜旗帜上书:守法百姓 乡兵逼反 兴汉灭满
义和团之赵字方旗
义和团的双飘带黄龙三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