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副主任),下辖第1、第2兵团共6个军;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3、第4、第5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主任),下辖第7、第8、第9、第10兵团共16个军又l 个特种兵纵队及华东海军;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铸任副主任),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陈光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共12个军,另加l个特种兵司令部、1个铁道兵司令部及两广纵队。
在这次整编中,中央军委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毛泽东、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辖第18、第19、第20兵团共11个军。不久(即194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又决定组织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太原前线司令部和以徐向前为书记的党的总前委,统一指挥“华野”各部队。
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编制建制时间不长。
“一野”持续时间仅1年零3个月,于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取消其番号,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管辖。
“二野”持续时间1年零1个月.于1950年2月,同率领第1兵团入川的西北军区机关一部合并,组成西南军区。
“三野”持续时间1年零7个月,于1950年8月取消番号,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
“四野”持续时间1年零3个月,于1950年4月取消番号,部队归中南军区指挥。
“华野”的番号、编制,更是经过了数度反复的调整、变化:1949年4月25日,太原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第18、19兵团即接受新命令,调入一野,参加解放大西北的千里征战;11月,第18兵团又调入二野参加大西南战役;1950年,为适应剿匪任务的需要,其第20兵团除部分转入特种兵外,一部分转为地方军区或公安军;另外,第18兵团第61军,于1950年2月兼由川北军区领导,1951年3月其181师又调归第60军;1952年7月,第61军番号正式取消。
(责任编辑: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