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探索历史:真实的刘备是奸雄还是能臣?(2)

2010-01-05 11:2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一元一
刘备被曹操击溃后, 要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不顾手下将领的极力反对, 接纳了刘备。刘备初到刘表处时, 还规规矩矩, 小心翼翼, 刘表也一度认为刘

刘备被曹操击溃后, 要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不顾手下将领的极力反对, 接纳了刘备。刘备初到刘表处时, 还规规矩矩, 小心翼翼, 刘表也一度认为刘备是个至诚君子。 后来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喝酒, 刘备喝得差不多的时候, 失口说出了刘表的碌碌无能, 言外之意, 他要是有刘表的荆州九郡之地, 将会大展雄才。 根本就没把刘表放在眼里。 刘表听了, 不仅非常不满, 而且也开始提防刘备了。 最后只得把刘备派到外地去驻守

正当刘备栖身袁绍处时, 关羽却在袁绍的对头曹操处大开杀戒, 杀的不是别人, 正是袁绍以为资本的爱将颜良和文丑。 颜良在战场上被杀, 败军回报说是被一个赤面长须大汉杀的。这时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是刘备的拜把兄弟关羽杀的, 袁绍急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 刘备忙说:”天下同貌者不少, 你怎么知道赤面长须的人就是关某呢?”。袁绍一听, 马上放了刘备, 还责备沮授说: “误听汝言, 险杀好人”。 于是袁绍又派大将文丑进攻曹操, 文丑又被关羽斩了, 这一次, 已经弄清了, 杀人者就是关羽。 袁绍又令把刘备推出斩之, 刘备不慌不忙, 又说: “曹操素忌备, 今知备在明公处, 恐备助公, 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 知公必怒, 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 袁绍一听, 有理。 反而责怪部下几乎使他受害贤之名。 刘备又说要写封信给云长让他来投袁绍, 袁绍听了, 心里很高兴, 说: “吾得云长, 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其实刘备此时最想做的就是自己如何从袁绍处脱身, 怎会还把关羽往这里拉呢。 可怜的袁绍。

脱身的技巧。 刘备脱身的技巧就是能看准要害, 一说就准。 刘备胸怀大志, 自然不肯久居人下。 先是曹操, 后是袁绍, 都一一上了他的当。 刘备自从被曹操说破雄心之后, 一直惴惴不安, 寻机脱身。 正好袁术在淮南混不下去了, 想投袁绍, 曹操最怕的就是二袁联合, 刘备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于是, 在刘备就对曹操说: “术若投绍, 必从徐州过, 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 术可擒矣”。 曹操正愁这件事呢, 一听马上同意。 刘备急急忙忙带军离开了许都, 关羽和张飞还不明白刘备为什么这么匆忙, 刘备告诉他们, 他现在是笼中鸟, 网中鱼, 如何不急? 刘备走后, 曹操听了谋士的话反应过来, 马上派人追回刘备, 刘备对派去的人说,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何况我已和皇帝说过了。 就这样轻松地逃离了樊笼。 刘备在袁绍处时, 对关羽杀颜良文丑的事算是蒙过去了。 下一步就是如何脱身, 刘备看准袁绍败于曹操以后, 正想的是天下有谁能和他联合抗曹, 于是就对袁绍说: “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 兵精粮足, 宜与相约, 共攻曹操”。 袁绍说派人去过, 但他不同意。 刘备忙说: “此人是备同宗, 备往说之, 必无推阻”。 “绍大喜从之”。 就这样轻易地蒙过袁绍脱身了。

刘备在迎张松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他的奸雄性格。 张松何许人也? 乃蜀中刘璋手下一谋士, 是个卖主求荣的主。 却说那张松看透刘璋的暗懦无能, 决定将西蜀出卖, 他的首选是当时势力最大的曹操, 可惜张松去的时机不好, 那时曹操刚刚打败了几个劲敌, 正在踌躇满志, 目中无人的时候, 根本没把张松当回事。 于是乎, 张松的热脸贴在了曹操的冷屁股上, 偏偏这卖主求荣的张松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 双方闹僵, 曹操要杀张松, 多亏众谋士相劝才没有被杀, 弄得张松灰头土脸地逃回。 故事就发生在这时, 张松受辱于曹操, 因为出发前说了大话, 没法回川交待, 听说刘备在荆州, 便想取道荆州看看刘备的为人。 刚到郢州界口, 就见刘备派大将赵云带五百来人的队伍迎接他来了, 用现在的话说, 就到外省的地界去迎接。 来到荆州界首, 关羽又领人马来迎接, 上马前行了三五里, 刘备领着诸葛亮和庞统, 亲自来迎接 (量一张松在刘备眼里真的那么重要吗? 意在西川也。 在曹操处刘备岂无细作?)和曹操一对比, 张松好不感动! 张松在荆州, 一连三天, 全是宴请, 刘备绝口不提川中之事, 张松临走, 刘备依依不舍, 甚至潸然泪下, 张松终于被感动得不行了, 亲口答应将西川交给刘备并答应做内应。 事后的局势发展证明, 这是刘备后来能够成功取得西川的重要开端。 这也说明, 刘备早在荆州时, 就已把在西川的 “宗亲” 刘璋视为猎物了。 入川后满口的 “宗亲” 自然也是欺骗路人的了。

益州的刘璋受到张鲁的进攻, 请刘备进川帮助对付张鲁, 哪知引狼入室, 刘备比张鲁还很, 干脆夺了刘璋的全部基业, 把 “宗亲” 刘璋发配到荆州。 刘备刚进川的时候, 左右的谋臣武将们都劝刘备在刘璋迎接他的时候除掉刘璋, 刘备坚决不同意, 说刘璋是他的宗亲, 怎么忍心杀刘璋呢。 后来在宴会上庞统等不听刘备的命令, 硬是想杀掉刘璋, 这下刘备让庞统等逼极了, 才说了真话: “初到蜀中, 恩信未立; 若行此事, 上天不容, 下民亦怨。” 庞统等这时候才明白, 刘备不是不想杀掉刘璋, 而是时机未到, 杀掉以后也很可能失去人心, 很难站得住脚。 可谓深谋远虑, 连 ”凤雏” 庞统也甘拜下风。

刘备当上了蜀汉的皇帝不久, 镇守荆州的关羽被东吴的吕蒙用计杀害并夺回了荆州。 刘备失去了荆州和关羽, 要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 以诸葛亮为首的大臣极力劝谏, 都认为两个小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曹魏。 一生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这一次却没有听诸葛亮的, 盖因他认为当时以他的力量有能力先灭东吴, 灭了东吴, 自然增加了与曹操抗衡的本钱。 最终还是亲自带领七十五万大军征讨东吴, 刘备的这一行动, 当然不排除他为关羽报仇的原因, 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动机是他想先统一南方, 再与曹操抗衡。 否则, 在东吴同意交出所有仇人和交还荆州之后, 他就该收兵了。

袁术的皇帝瘾太大, 有了点人马和地盘, 再加上那块惹祸的石头 ------玉玺, 就迫不及待地称起帝来, 引来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袁术大败, 成了过街老鼠。 正在袁术外攻内叛不堪一击的时候, 刘备这时候趁火打劫, 名利双收。 刘备打败了袁术, 赶紧写表申奏朝廷, 更成了天下仰慕的英雄。

刘备被东吴的陆逊一把火烧得逃回白帝城, 七十万大军尽数化为灰烬, 又气又急又羞, 得了重病, 自知不起, 于是把诸葛亮叫到塌前, 对诸葛亮说: “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国, 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 则辅之; 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了, 当时就把头磕得流出血来了。 其实, 阿斗可辅不可辅, 刘备自己最清楚, 俗话说, “知子莫如父”, 诸葛亮也清楚。 正因为知其不可辅, 才有了这一番遗嘱, 意思是要诸葛亮明知其不可辅也 ”硬要辅”。 完了, 又命令几个儿子拜诸葛亮为义父。 你想, 经过这一番折腾, 诸葛亮不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才怪呢。 刘备死后, 诸葛亮一直扶着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直到病逝于五丈原。

事实上刘备并不是如小说中说的那么懦弱无能。刘备在历史上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武术家。刘备擅使双股剑,自创双股剑法,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绝。

所以,作为奸雄的刘备,他有如下特点:

第一,他野心大!但是却很懂得掩饰。

有人也许会说,刘备那是志向远大。看看他义子刘封的名字,以及长子刘禅的名字。“封禅”,很明显,刘备很早就打料着做皇帝。说什么为了大汉,都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第二,他很懂得收拢民心。以仁义自居。但是他为了报关羽之私仇,举全国之兵攻击东吴。完全不顾诸葛亮反对,不顾及百姓的疾苦。还有吕布的死。要知道之前徐州被吕布功破的时候,吕布善待其家小。待刘备也算够兄弟了,他攻打徐州也有很多因素。白门楼吕布被曹操擒住的时候,本很自然的以为刘备会为自己说情,没想到刘备一点也不顾情面,落井下石。吕布就骂他了,说他是“大耳”,“最叵(读pǒ,“不可”的意思)信”。

刘备可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先不断地依附群雄,他曾依附过刘焉、卢植、刘表等人。在此期间不断网罗了关、张、赵、诸葛等武将谋士,最后时机一到,自领益州牧,玩了个空手道,骗取了天府之地。

曹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称帝,他要是想称帝那真的是太简单了,孙权也曾劝过曹操称帝,说自己愿意称臣。刘备呢?曹丕一费掉刘协,马上称帝。

第三,爱哭。刘备能从织席贩履的窘境中崛起成为蜀汉政权的开创者,不能不说是一位英雄!相比于自称曹参后人的曹操和继父兄事业的孙权,他具有超强的忍耐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刘备爱哭,更能看出他有能人之不能的精神,因为他甘于为了目标放下英雄的尊严。刘备是将将之才,所以才有五虎将和卧龙凤雏等一大批能人的相助。他和曹操是不同类型的英雄,无可比性。若要比,只能引用曹操自己的话,就是:“天下英雄,唯孤与使君也!”

(责任编辑:楚吟)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