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讲武堂:近代军官的摇篮(四)(2)

2010-02-03 14:28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探索发现
驻四川的云南军队因为处境困难,回乡心切,但唐继尧一直反对,结果导致顾品珍等愤然回师本省倒唐。当时只剩下龙云率领的一支忠于唐继尧的部队,于
     驻四川的云南军队因为处境困难,回乡心切,但唐继尧一直反对,结果导致顾品珍等愤然回师本省倒唐。当时只剩下龙云率领的一支忠于唐继尧的部队,于是,唐继尧权衡得失,决心远走。
  1921年2月8日天未明时,即率亲信卫队百余人离开昆明.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
  云南地方史学者李晓明介绍:2月9号早晨,顾品珍就进入了昆明。所以当时昆明人呢,就做了一幅对联叫两个洋芋辞旧岁,一颗白菜迎新春。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唐继尧和他的弟弟唐继虞是云南会泽人,会泽呢,是盛产洋芋,也叫马铃薯。那么这个顾品珍呢是昆明呈贡人,呈贡的大白菜是闻名一世,所以叫一颗大白菜,两个洋芋辞旧岁,一颗白菜迎新春,就是妙趣横生地说明了当时唐走顾来,这么一个情景。
     顾品珍曾是朱德的讲武堂教官、学生队队长,在他统治云南一年的时期里,先后委任朱德为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云南省禁烟局会办等职。
     第二年,唐继尧在龙云等帮助下卷土重来,顾品珍在内战中战死。唐继尧回到昆明重掌云南大权后,对朱德等忠于顾品珍的将领发出通缉令。朱德不得已与金汉鼎、唐淮源离开云南。后来,朱德回忆这段不快的经历,曾嘲讽的说:“借着唐继尧的毒手,将封建关系替我斩断。”
     朱德、金汉鼎、唐维源三人辗转来到赴上海,晋见了孙中山。孙一见他们到来,非常欢迎,希望他们重返滇军,一起讨伐陈炯明,并拿出十万元作为部队经费。金汉鼎同意留在孙中山身边效力,而36岁的朱德将军,则选择了赴欧洲求学,踏上了寻求救国真理的人生旅途。
     重新回昆明执政的唐继尧,经历部下的驱逐以后,心态日渐保守,开始重用自己的弟弟唐继虞。这个举措让手握重兵的四个镇守使愤愤不平。连一直忠心耿耿的龙云也反对自己的老长官。
     192726,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等滇军将领联合发动了“二·六”政变,唐继尧黯然下野。他对云南长达14年的统治告终。郁闷的唐继尧一病不起,于1927年5月23日因呕血不治而死。
     临终前,四位镇守使同时到病榻探视,唐继尧旧恨难消,不理不睬。只对龙云例外,留下临别赠言:“你好好地维持!”时年44岁,正当盛年。
     唐继尧铜像——在意大利铸成后,经滇越铁路运进云南,曾经傲立在昆明街头十数个春秋。后来却在炼钢炉中化为铜水。铜像主人的坟墓四次面临被毁的厄运,最终却化险为夷,原因何在呢? 
云南陆军讲武堂研究会会员陈秀峰介绍:当时朝鲜来中国访问的崔庸健委员长提出来,要到我们昆明为他的恩师唐继尧扫墓,这个在当时的访问安排中没有,所以在后来的外事志当中没有记录。
     崔庸健时任朝鲜人民军大将,军中地位仅次于金日成元帅。1974年他到昆明访问时,曾专程到母校云南讲武堂参观。其间,他要求增加一个秘密行程,去祭扫他的恩师、校长唐继尧的坟墓。
     陈秀峰介绍:按照唐继尧侄女唐玄玲女士描述的这段经历,说造反派,把炸唐墓的炸药都装好了,引线都拉出来了,要炸了,刚好是接到崔庸健委员长要来昆明为他的恩师唐继尧扫墓的事情,才赶快向周总理报告,周总理才发出指示,派部队守护,所以唐继尧墓才幸免遇难,崔庸健委员长扫墓也才顺利的进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