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近代军官的摇篮(三)(3)
2010-02-03 14:32
叶剑英却不以为苦,反而兴奋异常。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了心中的抱负: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有谋
叶剑英却不以为苦,反而兴奋异常。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了心中的抱负: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有谋略者为后盾。他原名“宜伟”,“剑英”这个名字就是在讲武堂学习时改的。
当时,讲武堂里有两位教官给叶剑英、李范奭这一期学员印象深刻。
炮科科长王柏龄,在保定军校曾与蒋介石同学,后来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他精通军事理论,很喜欢开朗机敏的叶剑英。骑兵科长林振雄,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精通马术,对劈刀术更是擅长。
李范奭是骑兵科的学员,他对林教官的印象是:严格无情。每天早上林振雄教官出来看我们的训练,他的助手喊口令,教官亲自给240名学员矫正动作。训练也很艰苦,训练没几天你就会变成另一个人。
叶剑英虽然是炮兵科,但他对劈刀术十分痴迷,常常在课余时间向林教官请教。在一次与日本教官的比武中,一连十几个回合还胜负难分。
谢本书介绍:在比赛那天,全校的师生员工都有不少人来参观,结果在比赛中,经过两个回合的比赛,叶剑英终于打败了日本教官,这个日本教官无颜见面,最后把自己的劈剑术的刀赠送给叶剑英,表示对叶剑英的祝贺。
这把战刀叶剑英一直带在身边,现在珍藏于广东梅州的叶剑英纪念馆。
对于同学叶剑英,李范奭在《自述》中这样写道:“叶剑英元帅在炮兵科,他非常聪明,很多华侨和同学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具有非凡的领导能力”
1919年12月22日,叶剑英以最优秀的成绩从云南讲武学校毕业。陆军讲武堂向他颁发了毕业证。证书上写着“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二期炮兵科学生最优等叶剑英于本校规定学术考试及格特给证书”。云南讲武堂两年半的学习,奠定了叶剑英一生的事业。学校希望他毕业以后到南洋招收新生,但叶剑英婉言谢绝了。
李范奭比叶剑英早毕业。1919年,被日本占领军长期软禁的朝鲜国王高宗去世,出殡时引发了声势浩大的韩国“三·一”运动。李范奭等急于投身反日事业。但军中的纪律森严,他们不得已向唐继尧本人写了申请。
李范奭的信是这样写的:我国人民正赤手空拳的对抗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在云南学到的过硬本领,此时不贡献,何时才贡献呢。这次阁下同意我们回国的话,祖国独立后,我们民族永远记住您的恩德”。
信发出的第三天晚上,唐继尧所派的副官来到学校,直接找到李范奭等,这让当时的军官都以为这几位士官生有什么达官贵人的背景。
副官转达了唐继尧的态度: 你们想打到侵略者,建立独立的国家,我们永远支持。如果这次失败也不要失望,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来找我们。你们想回来读书,什么时候都可以。
李范奭他们离开了喜欢的军校,告别了美丽的昆明,前往中国东北,在中朝边境地区组织游击队,武装抗日。那时李范奭才20岁。
李范奭指挥的最著名战役是1920年10月的青山里战役,重创日军数千人。这成为韩国复国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此后,他一度加入苏联远东红军,被称为“韩国的恰巴耶夫”。 后来在东北随马占山等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