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共中央警卫团的神秘内幕(三)(2)

2010-03-17 11:31
来源:《世纪》杂志 作者:铁骑
1956年9月15日早上,曾文刚起床就遇到主席。主席喊了声他的名字,便和他谈起了警卫队的文化学习。 以后你们就不要叫什么队,就叫文化学校吧,你们都

  
  1956年9月15日早上,曾文刚起床就遇到主席。主席喊了声他的名字,便和他谈起了警卫队的文化学习。
  
  “……以后你们就不要叫什么队,就叫文化学校吧,你们都是学员。”主席停了一下问:“我当你们的校长好吗?”曾文高兴得连声说:“好!太好了!”主席笑了笑说:“我当名誉校长,再请一个副校长。你们在这里学习七八年,达到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程度,你说成不成?”
  
  “成!”曾文信心十足地回答主席。
  
  主席又说:“你们还很年轻,才二十多岁,我看是可以的。”
  
  曾文告诉主席:“现在同志们学习文化的劲头都很大。”主席点了点头,说:“你们在这个学校学习七八年,就成了工农出身的大学生,现在工农的大学生还很少,将来就多了。”
  
  遵循着毛主席的指示,部队党委很快地为警卫队制订了一个初中阶段的教育计划,送请主席批示。第二天主席就批准了这个计划。经过一番教学准备工作和组织T作,1957年1月21日,警卫队的文化学校正式开学了。
  
  开学后,主席总是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对一些随他外出执勤的同志,主席常问他们:“你们工作累不累?你们把学习的东西都带上了吗?”主席还问随行的同志:“数理化好学不好学?”他们回答:“物理好学,讲的都是亲身做的和眼睛看到的,也好记,就是代数不好学。”主席温和地说:“代数一定得学好!物理、化学好多计算都是用代数计算的,要是学不好代数,物理、化学也学不好。不要怕难!”大家笑着答道:“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警卫队的队员们不仅是在主席的直接教诲和亲切关怀下,同时也是在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不倦的学习精神的鼓舞下,顽强刻苦地坚持着文化学习。他们亲眼看到,我们伟大的领袖年纪那样大,知识那样渊博,但是工作起来,学习起来,常常是废寝忘食。从炎炎的夏夜,到风雪飘落的寒冬,主席屋里的那盏台灯,整夜整夜都是那样明亮。主席经常是这样无眠无休地操劳着国家大事。除了紧张的工作,还抓紧点滴时间读报刊,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特别使队员们深受感动的是,主席每天坚持学习外文,夏夜12点还在路灯下大声朗读外语。主席每年都要抽出许多时间外出视察工作。他的行李随行的队员一手就可以轻轻提起,而他带的书籍文件,却是一箱又一箱。无论在轮船上,在火车上,甚至在飞机上,主席的座位上,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报。
  
  毛主席的卫士张宝金在中南海机关业余学校学习4年(这个学校原是党中央机关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为广大工农干部举办的文化补习学校,后随党中央机关迁驻中南海,更名为“中南海机关业余学校”,归中央办公厅警卫局领导),非常刻苦,1955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后成绩优异,在班上名列前茅。主席十分高兴,对身边工作人员和警卫队员说:“张宝金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他学习后有知识了,社会经验也多了,我就高看他一眼。”每次张宝金回中南海机关,主席都挤时间接见他,勉励他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毛主席的另外两个卫士李连成和田云玉,经过努力,也于1956年一起考上大学预科班,结业时,主席请他们吃饭,还向他们敬酒。这对中南海业余学校的青年学员和警卫队员的学习热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