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中共中央警卫团的神秘内幕(二)(2)

2010-03-17 11:52
来源:《世纪》杂志 作者:铁骑
队员胡全德,在他写的河南省兰考县第六区小胡庄乡北孙庄村的调查报告中说,由于连年水灾,该村大多数群众,尤其是贫农没有余粮,缺粮户达到百分之

  
  队员胡全德,在他写的河南省兰考县第六区小胡庄乡北孙庄村的调查报告中说,由于连年水灾,该村大多数群众,尤其是贫农没有余粮,缺粮户达到百分之五十。今春没有东西吃,只好吃树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发放购粮证太少,困难户太多,定产过高,实际产量达不到。群众普遍反映村干部传达政策不及时,因此不满意。有的农户甚至拔麦子吃,影响了明年的粮食生产。毛主席在此件上批注:“此乡缺粮,农民不满,值得注意。”
  
  队员王文礼,在河南省延津县第五区阎屯乡五连屯村的调查报告中说,该村农民对粮食统购政策反映不一,有好有坏。统购时,有三分之二的农户要购粮证,实际上现在没有吃的是少数。该村去冬组织了一个生产合作社,贫农占三分之二,中农占三分之一。开始建社时,南于速度过快,又没有采取自愿互利原则,使部分人思想不通,准备退社。由于不注意喂养,社里的牲口死了一些。社员不断吵架,生产情绪不高。社领导力量薄弱,缺乏经验,影响了生产。毛主席看后批注:“此乡粮食有些问题,不大。合作社问题较大。”
  
  队员李好学,在他写的关于河南省新蔡县第八区新化乡的调查报告中说,该乡连年受灾,粮食收成不好,缺粮户增多,私商从中牟利,粮价上涨,有些人为买粮食把农具、日用品都卖光了,农民的思想波动很大。在统购时,由于收成不好和部分干部工作中的偏差,使许多农户把口粮都卖了,而有些区乡村干部的余粮则未卖,农民有意见。毛主席在此件上批写:“据说,这个乡有些问题。乡主席有320斤余粮,只卖出70斤,春季又向政府购进20斤,人民有意见。”同时,毛主席在上述三件材料上都批示:“送交吴芝圃同志一阅,阅后退毛泽东。”
  
  吴芝圃当时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河南省省长。他看过调查报告后,于1955年7月22日给中央办公厅写信说:“主席批交我阅的河南三个乡的调查材料,我已经阅过。感到有些情况很值得注意。”“为了便于回去进一步作调查研究和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已把这三个材料抄写了。兹把原件送回,请查收。”
  
  我们记忆犹新的还有,毛主席还把李宝森、王立勤、段明玉三人写的反映山东省一些地区缺粮情况严重的材料批交中央全会各同志。1958年5月24日,毛主席给当时主管农业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写了一封信:
  
  震林同志:此件请你一阅,山东有那么多的缺粮户,值得研究一下。如你有时间,请找李宝森等三人(都是干部队队员,给我们守卫的,排长级干部)问一下情况。因我忙,不暇找他们谈。
  
  五月廿四日
  
  谭震林于5月26日向毛主席作了报告:“已遵示,找了李宝森等三同志开了一个座谈会,他们反映的问题基本上是对的。山东省每人平均口粮360斤,少数山区是200多斤,一般说是够吃的。去冬以来,劳动强度增加,有一部分人不够吃,这是全国的现象。”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好粮食问题的要求和办法。毛主席当即在谭震林的报告上(附有李宝森等三人写的调查材料)批送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
  
  即送小平同志,即刻印发到会各同志。粮食问题,请各同志注意。
  
  毛泽东五月廿七日上午二时
  
  批示中说的“到会各同志”,是指正在参加中共中央八届五中全会的同志。


(责任编辑:铁甲依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