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千年解密汉朝后宫秘道通往何处?(一)(2)

2009-04-01 16: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依照专家的描述,当时发现的这条通道长约22米,深约1米,南北走向,通道的尽头还有一个小房间。通道设计精良,做工考究。在南北门道坡度较大的地方

依照专家的描述,当时发现的这条通道长约22米,深约1米,南北走向,通道的尽头还有一个小房间。通道设计精良,做工考究。在南北门道坡度较大的地方,砖面上还雕刻出几何图形的纹饰,起到防滑的作用。  

专家们判断,这可能是一条存在于椒房殿下的地下通道。但是有人质疑:它的深度大约只有一米,如果是地下通道的话,如何容下一个正常身高的成年人通行呢?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通道底部距离地表约一米深,数千年的耕作、破坏,已经使如今的地表比西汉时期降低了一米到一米五。如此推算,古时地下通道的实际深度应该是在两米左右。

在古代宫廷建筑下面发现地下通道,这让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们迷惑不解。

既然考古专家们在前朝后世的建筑遗址中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地下通道,那么为什么唯独在汉代的宫殿下发现了呢,这条通道又究竟有着怎样的用途呢?

专家们认为,古人会挖很深的井来储藏食物,特别是一些肉质品。因为那里温度比较低,食物不容易变质。而地下通道距离地面并不是很深,应该不会是做储藏室用的。

有人认为,这条地下通道,是用来躲避火灾的。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顶部由木椽拼接,整体靠木柱支撑,如果遭遇雷击,很容易引起顶部着火,火势由木柱蔓延而下,这样,庞大的宫殿就会整体坍塌。而这条通道会不会就是火灾发生时的求生通道呢?地下通道既可以把人输送到宫殿之外,又能遮挡撤离时坍塌的屋瓦。这种设想看起来合情合理。可是,人们发现在通道两边对称排列着的数条方形孔洞却否定了这种说法。

直到有一天,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地下通道的位置位于未央宫椒房殿下,而未央宫其他的宫殿下都没有发现这样的通道。偌大一个未央宫,为什么只在椒房殿下发现了这样的地下通道呢?莫非椒房殿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我们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废墟上俯瞰的这块田地就是当年的椒房殿,它位于未央宫的北部,属后宫首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而为什么只有皇后的宫殿里有地下通道呢?

野史中曾有过这样记载,汉二年即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一战中,刘邦军队不敌项羽精锐强攻,被击溃西逃。彭城距离刘邦家乡沛县不远。刘邦曾想经过家乡时将父亲刘太公、夫人吕雉和孩子一道带上西撤,事先还派了一个名叫审食其的舍人照顾家人,可刘邦还是迟了一步。项羽已先派了人马前来捉拿他的家属。吕雉举家奔逃,忙乱中不幸与两个孩子走散,又与刘太公、审食其误入楚军营中,被项羽拘禁长达两年零五个月。这段狱中岁月,吕雉与比他稍稍年长的舍人审食其朝夕相对,发生了越轨之事。《汉书》中就特别提到审食其“以舍人初起,侍吕后”。

(责任编辑:风儿)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