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考古专家们还在对椒房殿地下通道的用途困惑不解的时候,1997年11月和2001年5月,在汉宫嫔妃们居住的桂宫地下和太后之宫——长乐宫的地下,专家们又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和地下建筑。
这些通道,长度基本都在20到30米之间,深一到两米,形制规模极为相似,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出现在后宫女眷的宫殿下方。如果说吕后居住在长乐宫时,曾经利用地道与审食其偷情,那为什么在未央宫的椒房殿和妃子们的桂宫下方也会有地道呢?难道如此庞大的地道工程都是作偷情之用的吗?汉时的后宫嫔妃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多少妙龄少女在皇宫中耗尽了青春与美貌,却一生难求皇帝一次临幸,这不免为偷情之说又增加了砝码。自吕雉之后的各代后宫嫔妃因寂寞偷情者也应不在少数,效法吕后修建通道似乎也有合情合理之处。
然而,考古专家们却对偷情之说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他们坚信古代的建筑是对历史更加直接、更加客观的表述。
为了不让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流于世俗的猜测,专家们决心找出事情的真相。他们潜心研究汉长安城的整体布局,翻阅史料,勘察文物,并把汉代的宫殿结构与前朝后世进行对比。终于,汉代宫殿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格局,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众所周知,未央宫是皇帝的宫殿,而长乐宫是太后的居所,两宫相当,这不免有反常态。而这种奇怪的布局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呢?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面对宫殿布局上的疑惑,专家们决心从史书中寻找答案。
回顾西汉历史,皇帝早死,后妃当国的剧目不断上演。
后妃当国,外戚专权,似乎是一个阴盛阳衰、国之将亡的预兆。然而,西汉王朝无论鼎盛还是衰败,王权与后权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汉武帝时代是西汉的巅峰时期,武帝年少气盛,征战南北,称霸天下。而就连这样一位雄才伟略、敢做敢为的强势君主同样受制于外戚权势。
在西汉的历史研究中,王权与后权的对抗从未停止,两权此消彼长,互相制衡。那么从宫殿建筑上来看,皇帝居住的未央宫与太后居住的长乐宫,面积相当,规模相仿,是不是寓意着王权与后权的势均力敌呢?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转移了自己的视角,开阔了解答难题的思路,他们把注意力从地下通道转移到了通道上方的宫殿建筑群。
在长乐宫的一处遗址中,满地遍布着这种巨大的圆形础石,支撑宫殿的根根木柱就立在这些础石上。石头上残存的木炭,证明当年这里曾燃起熊熊大火,从宫殿的顶部一直烧到台基础石分布得非常稠密,证明这座建筑曾有巨大的顶部,需要如此多的木柱支撑,它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长乐宫中太后的大殿。在台基旁,就有一条狭窄的地道直通大殿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