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为龙泉窑的少见器形,尤其是瓶身以八片瓷胎贴塑成型,烧造工艺远较拉坯制作狡杂许多,加之以模印加金工艺装饰,使其更为珍罕。
今查海内外公私著录,类似的露胎模印八仙过海图八角梅瓶共有两件,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藏于日本,而在对这两件藏品的描述中,均未见加金工艺介绍。
青釉饰以褐色铁斑的装饰技法,在东晋时期即已流行在产于浙江地区的越窑瓷器上。自南朝以后中断八百多年,又被元代的龙泉窑恢复并发展下来,可谓不易。瓶口与颈部刻划菊瓣形状,口内以四条铁斑妆点,于宁静的青釉上制造了流动的感觉。瓶身肩部模印如意云头八卦纹,肩角饰铁斑,瓶腹露胎开光八组,开光内高浮雕模印八仙纹,众仙脚踏仙物浮于海上,人物造型生动,纹饰清晰,尤其残留的加金装饰,极为少见。瓶颈部模印八组折枝花卉。全器所施青釉釉质浓厚,为少见的元代龙泉窑精品佳作,加之流传有绪,更显珍贵。
元龙泉窑青釉铁斑露胎模印加金八仙过海图八角梅瓶为龙泉窑的少见器物。瓶身以八片瓷胎贴塑成型,远较拉坯工艺困难许多,口与颈部刻划菊瓣形状,加之以褐彩装饰和模印加金工艺技法,制作极为复杂。类似器物存世稀少,相信应为元代龙泉诸窑中,某一特定窑坊于特定时期内烧造。
瓶腹露胎开光八组,开光内高浮雕模印八仙图,众仙脚踏仙物浮于海面之上,人物造型生动,纹饰清晰,尤其露胎处残留的加金装饰,集合元代龙泉窑众多装饰技法于一身,更为珍罕。
瓶身所饰的八仙图为元代早期道教兴盛之反映。金元之际,在蒙元统治者的扶持下,道教出现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全真道为代表,南方以正一道为中心的格局。元代统治者对道教十分尊崇,尤以争取利用全真道最为突出,其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更被奉为国师。至元六年(公元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五祖为“真君”,即全真教的北五祖祖师。由是,八仙传说于此际广为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