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揭秘:江陵青铜尊的夺宝故事

2009-04-12 18:0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1992年11月下旬,湖北荆州出土了三件铜尊,这件国宝在征集的过程中,居然发生了夺宝故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名称:铜尊

出土时间:1992年11月下旬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岑河镇陈龙村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收藏单位:荆州博物馆

1992年11月下旬,正处于风和日暖的孟冬一天,湖北荆州博物馆突然接到报告,江陵岑河镇陈龙村一农民在庙兴村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两个绿色的东西,如同“痰盂”一般。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件文物,荆州博物馆派出调查人员急速驱车赶到八姑村部,村治保主任一直在等候,同时当事人也早被请到了村部。调查人员询问了有关情况,得到当事人的确认。但是,当事人却说挖出的东西已被收废品者用8元1斤的价,作为废金属买走了。据悉,“痰盂”是前一日夜晚在取土场内发现的,出手会有这么快吗?调查人员决定找发现者单独谈话。因为条件有限,只好把当事人请到车上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人员先说明身份,后强调此行的任务。谁知当事农民咬牙坚持不说出物品的下落,谈话陷入僵局。鉴于此种情形,调查人员首先肯定了他的配合行为,并表示交出物品如果有价值,会按国家的奖励政策办理。尽管如此,他也不理睬,一股脑地低头吸烟。做工作一直到下午3时许,他才吞吞吐吐地讲出了物品的大致形态和物器的质地。调者人员心中总算有了一点谱,更坚定了进一步调查的信心。

时间过得很快,一恍已是下午4时,眼看一天时间就要结束。与当事人周旋已久的调查人员已身心疲惫。尽管如此,还是要把问题搞清楚,以免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调查者们用了出乎意料的一招,直截了当地对这位当事人说:如果再不讲明物器所在,则申报当地派出所,请到那里直到查明情况后才能回家。这位当事人见调查人员如此态度,提出了“看东西”的条件。不管什么条件,只要看到东西才是调查者们此行的首要目的。同时,他们心中还坚定了意念,如果是出土文物就一定要征集,并向馆内传回请求援助的信息。

时至5时左右,调查者们才驱车到远离约1公里外的当事人家。此时,该农民家被众人包围,看热闹者和别有用意者并在。按事先谈好的意见,只能让调查者中的一人进到他家中,随后赶来的馆内保卫科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外等候。当调查者刚一进到农民家中,门便被紧闭,室内有上十人手拿棍棒,戒备森严,“只准看,不准动手。不然,活着进来,死着出去”。说完他们团团地把文物调查人员包围起来。同时,屋内还有人说,出土的东西不是发现者个人的,在场的人人有份。调查者首先认定谁发现,谁就有发言权。他们见调查者态度坚定,才由三人抬出一个小尊,放在堂屋中间。调查者看到完整的商代铜器,应属罕见的稀世珍宝,心中暗暗激动不已。屋内众人把铜尊抬回房里的同时,开始跟调查人员讲条件,如若不许免看下一件。此情此景,文物调查人员也针锋相对,看完第二件后再商谈。双方一时相持不下。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调查人员借上厕所为由,跟外边前来支援的保卫人员打招呼,要求随时作好保护文物的战斗准备。

此时,当大门再次打开时,室内人员才知大兵压境。见状,调查人员理直气壮提出要看第二件铜尊的要求。屋内守卫人员迫不得已从灶屋渣仓中抬出第二件铜尊来。调查者见两尊确属出土文物无疑,才讲明两件物器的价值,并要求抬出去向在场的群众宣传,说明两件铜尊已被国家征集,消除周边意欲收购者的念头。在调查人员的耐心说服下,两件大型铜尊终于展现在大众面前,荆州博物馆人员对两件铜尊的用途及研究价值作了相应的宣传,着重肯定了发现者保护文物、自愿捐赠文物的行为。

至此,在保卫人员的支持下,两件国宝迅速被抬上了车。博物馆工作人员带着喜悦心情,在夜幕中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两件铜尊,驱车安全回到馆中,使这件国宝成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与此同时,荆州博物馆又派人前往农民取土处实地调查,并清理了现场。不久,在同一地方又征集1件形制与大尊相同者。

三尊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大口,口沿上折,尖唇,束颈,呈喇叭状。广折肩,斜直腹,下壁微内收,大微圜底,高圈足,足壁微外鼓。颈根部饰三周凸弦纹,肩、腹、圈足等部位以云雷纹衬底。肩部浇铸三鸟三牺首。鸟身向外,作伏卧状。大头、长嘴、勾喙,尾上翘,呈站立状。牺首正中有一长角,鼻口清晰。在鸟与牺之间,饰3组对的夔纹图案。腹、圈足部各起3道扉棱,扉棱间各饰一组饕餮纹,饕餮纹由两条夔龙构成,尾下卷曲。圈足的3道扉棱上各有1镂孔。2件大尊镂孔为长方形,1件小尊镂孔为“十”字形。大尊通高63.5厘米,重31.3公斤;小尊口径46.2厘米、腹径34.5厘米、底径27.5厘米、圈足高15.3厘米、壁厚0.2~0.5厘米、通高46.2厘米,重16.5公斤。三尊均为模范浇铸。

造型上,除口沿部较厚实外,余部匀较薄,既减轻了器物的重量,又节省了铜料。其双重效果,应是铸工们长期摸索的结果。若与同时代其他地区出土的青铜尊、鼎礼器比较,在于三尊的腹部、圈足部铸出3道扉棱,既增强了铜尊的美感,也加强了器体下着力的支撑。除铜尊造型凝重外,还在于制作工艺精湛。立体鸟与牺首的比例搭配和谐,各自形象生动,纹饰粗细匀称;局部装饰浮雕式的饕餮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明显地表达出时代的韵律。

三件铜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大敞口,折肩,高圈足,是商代中晚期的主要特征。类似者在晚商都城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铜尊上的夔龙、腹部及圈足上的饕餮纹,作风粗犷,夔龙尾下卷,器物底部少饰地纹等表现,均具较早的时代特征。因此,三尊应系商代中期偏晚时生成。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