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的器型雄伟、纹饰瑰丽,在数千年悠久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近年来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路狂涨,过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铜器正在源源不断地回流。
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所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并不复杂,所以仿古铜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获取暴利的手段,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也层出不穷,令藏家防不胜防。仿古铜器数量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
铜锈是历史的产物
古锈蚀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受复杂环境中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如:污染、风化等,在这些作用的长期交替作用下古铜器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风貌。这些相对稳定的锈蚀是铜器数千年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历史产物,呈现出和谐的自然美,也是其饱经沧桑的象征。它们不仅能反映出铜器的原料组成,还记录着铜器与环境“相处”的漫长岁月中的各种信息。从这一层面出发,我们可以通过对锈蚀的分布,形态、颜色、光泽等等来判断铜器的真伪。
仿古锈花样百出
为仿品上锈是现代青铜仿古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锈蚀仿造的相似程度,直接决定仿造是否成功。所以仿造者就要用各种方法来仿古锈。常见的做法归为以下几种:
1.“种植锈”:将酸、碱、盐等各种化学药品掺合金属粉涂抹到仿品表面,然后再埋到土里来"种植"伪锈。
2. “胶着锈”:用胶水、松香、白芨浆、清漆等胶状物调配各种矿石粉、颜料,涂抹到铜器上。或从别的古铜器上取下真锈拌入清漆或胶水中涂抹到仿古铜器上。
3.“烧熔锈”:将调制好的矿物颜料在铜器表面烧熔,这些被熔化的颜料在降温后凝固在铜器的表面。
4.“电镀锈”,用类似工业中金属表面电镀技术在铜器表面镀“水银皮”或“黑漆古”、等皮壳。
5.将动物尿液、粪便或农用化肥与泥土掺合,涂抹到仿品表面后埋到土里。
6.“移植锈”:将古铜器上的古锈移植或镶嵌到仿品表面,再用上述的各种方法组合作锈。
尽管作假锈的方法五花八门,但不外乎分物理上锈、化学上锈两类方法。但这种年轻的新锈与古铜锈存在根本的区别,如果用显微镜或其他仪器来分析,区别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