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珠宝拍卖会上,翡翠成交依然红火,高级别的冰种镶钻翡翠首饰往往能以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成交,并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苏富比瑰丽珠宝拍卖会上,一副水滴形的冰种翡翠镶钻耳环就以218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另外一件体积娇小的冰种翡翠镶嵌钻石豌豆形吊坠以206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但同场竞拍的豆种、糯米种翡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频繁流拍,成交价格也多在几万到十多万港元。
风向标:
圆雕翡翠受到追捧
那么,什么样的翡翠首饰适合消费与收藏呢?珠宝拍卖会可以说是翡翠市场的风向标。从拍卖会与品牌新品发布情况来看,高价成交的翡翠具备了两个外观上的鲜明特点:一是都与钻石混搭镶嵌。比如苏富比这次成交的三款过百万元单价的翡翠首饰,周围都镶嵌有白色钻石。
二是圆雕翡翠受到青睐,种类逐渐增多。比如这次拍卖会上以206万港元与218万港元成交的翡翠吊坠与翡翠耳环,都呈现出起伏有序的圆雕立体外观。而了解翡翠的人都知道,传统工艺中的翡翠多以浮雕形式出现,即翡翠的一边被磨平,另一边才做雕刻文章,这有利有弊,优点在于在加工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节约材料;弊端在于立体感差,且商家容易将磨平的一边用金属封住,让顾客难以看到整个钻石的真面貌。而随着工艺技术提高,近年来珠宝商多将翡翠雕琢成珠圆玉润的圆雕模式,增加了立体感与美观度,翡翠首饰的类型也因此而增多,成为市场追捧的目标。
鉴别:翡翠要比玉石重
检验真假。用手轻敲宝石表面,声音清脆者为真;用手掂重量,有沉重感为真;看颜色质地,无气泡,无蜡状附着物的为真——近年来的造假分子往往用树脂合成产品冒充翡翠,一般都会留下蜡状附着物的痕迹,而玻璃冒充的翡翠往往都有气泡。符合以上全部三个条件的一般可被认定其为翡翠或玉石。
区分翡翠与普通玉石。应借助于小型鉴定仪器来鉴别,玉的比重在2.65上下,远小于翡翠的比重3.24~3.43,为此,翡翠要比玉的手感重;而玉的折射率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低出许多,玉石的颜色要比翡翠的颜色更为深沉。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