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邮票始于1878年。一百多年来迅猛发展,究竟发行了多少套、多少枚,恐怕无法统计清楚。邮票本是邮资凭证,因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风采,逐渐深化为欣赏、保存的收藏品,其中一部分滋衍成盈利的物品。从而成为伪造、贩卖、兜售的对象。而以发行时间较早、失去实用功能的、存量稀少、知名度较高的、价格昂贵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十枚邮票最为显著。
这十枚珍贵的邮票(简称十珍邮票)是:
1.1878年开始发行的三期海关大龙票。第一期1878始发,共三枚,1分(绿色)、3分(红色)、5分(黄色),半透明薄纸。1882年发二期,面值相同,边缘较宽。1883年第三期发行,纸厚硬挺。三期均为雕刻版印制而成,图案为一条舞爪龙形,文字为“大清邮政局”。
2.1885年发行的海关小龙票。系由大龙票改版缩小用薄纸雕刻版印制面成,纸张内含有阴阳鱼水印,横12~13齿牙、竖13~14齿牙。
3.1894年万寿纪念票。为庆祝慈禧60大寿而设计发行,共九枚,图案各不相同,主要是寿、龙、帆船,象征长寿富贵。系由日本石印制成,其中还故意印成变体票。
4.1896年的红印花票。红印花票本是一种印花税票,不是邮票,因急用,加盖“大清邮政”“当×圆”字样,当作邮票用。图案由细腻的红色花纹组成,上下有英文“3分”“中国”。铜版印制而成。
5.1897年的蟠龙票。全套共12枚,面值从半分到5元,八种图案,中心多是一条屈曲环绕的龙形,周围边框装饰不同,中文是“大清国邮政”,英文误印为“帝国大清邮政”,系由日本石印制成。横11~12齿牙,竖13-14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