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基督教在中国的最早历史

2009-07-03 15: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海洋之心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碑刻,它的名字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块石碑讲述了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一段历史,是研究大唐盛世中西文化交流珍贵而难得的实物证据。

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着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著名石碑,它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人,人们在它面前留连忘返、摄影留念,人们称颂它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贵资料,是缀在丝绸之路这条五彩丝带上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由由波斯传教士伊斯(Yazdhozid)建立于大秦寺的院中。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1]书并题额。碑身高197厘米,下有龟座,全高279厘米,碑身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

此碑在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当时,西方各国有不少的传教士,深入到中国各地强行传教、盗窃文物,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一些传教土看到这块古碑,如获至宝,他们争相拓片,并把碑文拓片译成拉丁文寄往欧洲本国。私塾老先生和村民们见一批批“洋和尚”整天围着这通古碑转悠、拓片、嘀咕,心里起了疑问:“看样子这些洋和尚怕是想盗宝!听说洛阳白马寺齐云塔上的金蛤蟆就是被一个‘洋和尚’盗走了的呢!”老先生与村民们商议,要把古碑妥善地保管起来。他们趁天黑,动员了村里几个精壮小伙子把古碑抬到附近的金胜寺内,竖起来交寺僧保管,并封锁消息,还让人放出“古碑被‘洋和尚’偷走了!”的流言,迷惑贪心的‘洋和尚’们。第二天,那些‘洋和尚’在大秦寺遗址没找到古碑,又听古碑已被人盗走,还以为是他们之中的那一个“伙伴”“捷足先登”了呢。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屈膝投降,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各国的传教土更加蜂涌而至,充当各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侵略的帮凶。这些传教士来到西安,偷偷地访出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所在。他们蜂涌来到金胜寺,围着古碑胡说;这古碑记的是我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在中国传教的经过,属于我西方所有,应该把它运往欧洲!

正在这时,一位名叫荷尔姆遂熊熊的丹麦人来到西安,鬼点子多得出奇。他到金胜寺看到这通古碑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雇人按古碑的样式重刻了一通新碑,然后悄悄地对主持僧说; “我想用新碑换走古碑——你们中国没人能辨出新旧真假!至于银子,我是不会亏待你和尚的,喏,这是三千两白银的银票,请查收。”说着从西服衣袋里掏出一张银票。

主持僧大吃一惊,连连摇头说,“贫僧虽穷,却颇晓大义,不能出卖祖宗遗物,被国人唾骂!阿弥陀佛!”

荷尔姆遂熊熊还是一味地纠缠不休。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