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基督教在中国的最早历史(2)

2009-07-03 15: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海洋之心
“岂有此理!”富有爱国心的主持僧火了,”你如不善罢甘休,我要报告官府了!” 荷尔姆遂熊熊仗着有列强撑腰,有洋枪洋炮作后盾,自忖官府也是怕洋

“岂有此理!”富有爱国心的主持僧火了,”你如不善罢甘休,我要报告官府了!”

荷尔姆遂熊熊仗着有列强撑腰,有洋枪洋炮作后盾,自忖官府也是怕洋人的,也变了脸色:“你敬酒不吃吃罚酒,好,去面官!---我三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还可以省下来哩!”

两人一吵,不但惊动了正在庙中上香的众乡亲,还惊动了一位前来旅游考察的日本人桑原腾藏,他们一齐簇拥着主持僧去西安府告状。沿途的市民百姓听说此事,也一个个义愤填膺地跟随而去。这样,到达府前时,跟随的农人、市民、读书人等已达四、五百人。

府官是个明晓大义的人,再加上看到此事已引起了公愤,便判决道:“此碑系我国宝,应移至碑林内妥为保管。金胜寺僧人多年来护碑有功,应予嘉奖,荷尔姆遂熊熊等诸位西人,愿拓片、模刻者,当给以方便,但不得觊觎此碑, 无理取闹、滋事生非!”

荷尔姆遂熊熊强辞夺理地搬出强盗“理论”说:“此碑记我基督教传教事宜,当是我西方之碑,我们西方之碑回西方是理所当然!”

这时,只见一位青年书生从阶下的人群中挺身而出,义正辞严地说:“此古碑是我中国人用中国文字撰刻的,立在我中国的国土上,自然是我中国之碑!还有,此碑系西原乡亲于三百年前从唐长安城义宁坊大秦寺遗址挖出,我祖上曾辩认此碑,并同乡亲们一起把它移立于金胜寺内,有祖上的遗墨可以为证!”说着,从贴胸处掏出一卷白麻纸来呈给府官。

府官接过一看,原来是那位私塾老先生写的发现和搬移古碑的字据。因年深月久,白麻纸已经发黄,但白纸黑字,却十分分明!它不但详细记叙了三百多年前发现和搬移古碑的经过,还说明了移碑的原委:“……为保护古碑,不被西方洋和尚盗走起见,我等共移古碑于金胜寺内……”下边是老先生和十几位乡民的签名和移碑的年月日,同时还有当时金胜寺老主持僧的签名。

这时,主持僧也从僧袍内掏出一卷白麻纸呈于府官:“小僧处也有师祖留下的字据,可证此碑是我中华故物!”

府官一看,不由得心内大喜,伸出大姆指赞道:“壮哉,僧民!智哉,书生!”他又把两份“铁证”高声宣读了一遍,公堂内外顿时群情激昂,洋溢着不可冒犯的浩然正气。

荷尔姆遂熊能做贼心虚,低下了脑袋,一言不发了。

府官反问道:“你可有古老的证据,也可拿出来一读?!”

“没,没有。”荷尔姆遂熊熊认输”了。

府官大喜,命仆从抬出一坛窖藏已久、为公子办喜事准备的西凤名酒来,与众人共饮。陕西巡抚派陕西学堂教务长王献君与荷尔姆协商,最后何尔谟同意废除购买合同,但何尔谟获准复制一个大小相同的碑模带回伦敦。复制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模版,十分逼真,几可乱真。

随后,在鼓乐,仪仗的前导下,众人抬着这通历尽风风雨雨的古碑,送往城内的碑林安置。沿途,百姓夹道欢送,有焚香蜡纸表的,—有放鞭炮的,还有为抬碑人送汤献茶的,很多人跟在碑后,人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

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佛教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结的是基督教之“果”。

这块石碑上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于阗等西域古国、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

这块石碑向人们讲述了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一段历史,是研究大唐盛世中西文化交流珍贵而难得的实物证据。

(责任编辑:多宝阁)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