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玉器】玉器文化(一):深山藏美玉(2)

2009-07-11 13:13
来源:镇平一心玉器 作者:佚名
在原始的宗教献祭活动中,人们簇拥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到他们的身上,而当他们在巫师的召唤下,一次次走向神圣的祭坛,

在原始的宗教献祭活动中,人们簇拥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到他们的身上,而当他们在巫师的召唤下,一次次走向神圣的祭坛,史前玉器便无可阻拦的成就了玉文化初期最辉煌的一个文明。

就这样,在史前玉文化的影响下,古老中国的这片土地上,由玉器承载的文明开始了漫长的历史旅程。

很少有人知道,从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在它之前的2000多年就已经有了雏形——丝绸之路的前身是一条运送新疆玉石的玉石之路。

在当年,开采玉料和运送玉石都是极度困难的事情。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取玉艰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

古人认为,昆仑山是神对大地的恩赐,而玉则是昆仑山对人类的恩赐。

出于对玉器的崇尚,古人开始四处寻找玉石的出产地,除了新疆的和田地区,在今天辽宁的岫岩,江苏的小梅岭等地,都留下了古人开采玉料的足迹。

对于玉矿石的成因,地质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大约在几亿年前,地壳运动把一种中酸性的岩浆侵入到大理岩中,大理岩和岩浆中的不同成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溶合,这些矿物元素最终凝结成了珍贵的玉矿石,而在后来的造山运动中,有的玉矿石裸露出地表,有的则被抬升到了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域高山上。

在这些稀有的玉矿产中,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料最为珍贵。

在雪域高山上,这些裸露出来的玉矿石由于风化剥蚀,崩落到山涧里,在雪水的冲刷下进入和田地区的河流,经过数万年的冲刷磨砺,玉石保留下了最为精华的部分,它们是玉石家族中最珍贵和稀有的品种,后人称之为羊脂玉,意思是拥有像羊的脂肪一样细腻光滑的质地。

北京大学的教授王时麒介绍说:这就是一种感觉,手摸的感觉像小孩皮肤似的,很温润,眼睛看着温润细腻,光泽像油脂而不是像水。

对于玉石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有的按地域划分,比如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南阳玉,西安的蓝田玉,新疆的和田玉等。

如果从颜色来划分,玉石还可以分为白玉、碧玉、墨玉等品种,但这些颜色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玉石最本质的矿物学成分,它们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玉石中包含了不同的微量元素。

含石墨的呈现出黑色,含锰的带有褐红色,而含铁元素的多少,则会呈现出浅绿、深绿或者浅黄色,由于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均匀,在一块玉石上还会出现不同颜色掺杂的现象。今天的玉器研究专家,凭借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轻易地辨别出不同玉矿石的成份。

在那个王权统治的年代里,新疆玉料的充足供应使古代玉器文明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

史前玉器神秘的光芒开始消隐了,取而代之的是王权的彰显,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变成王室贵族的专属品。

玉器与王室贵族之间的关系,从3000年前的商代开始,一直到封建王朝的末期,就再也不曾被割裂过。

可以说,当中国进入王权社会后,古代玉器与帝王以及贵族之间便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或者是王权的象征,或者是帝王奢侈的珍藏。

到了周代,人们进一步赋予了玉器等级森严的礼仪观念。

当年,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品阶不同的官员手持不同的玉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而他们身上佩戴的玉器也有相同的意义,当他们佩戴玉器的时候,他们的姿势会更为恭谨,连走路的步幅都会有所限制。

《论语》就记载了孔子手执玉圭的姿势,也正是这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周代末期的时候,为中国古代玉文化开创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玉文化学说。

孔子说,品质高洁的君子,应该像玉石一样,具备上天赋予他的11种品德,比如玉石的洁净、温润、坚硬,一位有修养的君子要时刻比照学习玉器的这些品性。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玉器不仅是王权的象征,还成了君子人格化的代表。

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说:五德是指人呢,还是指的这块玉啊,已经分不清了,这个民族一个特质的东西就是人玉不分。

正是在这种玉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古代君子佩玉之风大为盛行。

上层贵族和士大夫纷纷佩戴各种形状的玉佩,他们在美玉的映衬下,享受着身为君子的荣耀。

当后人反思古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时,他们会发现,在古代玉器众多的内涵中,关于君子佩玉的思想无疑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从周代开始,直至明清时期,甚至直到今天,人们在身上佩挂玉器的风尚一直兴盛不衰。

追溯它的原委,其实正是儒家学说对君子佩玉的推崇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员卢兆荫认为,如果没有儒家赋予玉的许多美德,在中国可能玉也会像其他民族一样作为装饰品,到后来慢慢有别的更好的装饰品后就不用玉了,就是因为儒家赋予玉许多美德,所以它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装饰品以外,它还能够延续下来。

在佩玉之风盛行的汉代,古人出人意料地赋予了玉器另一种特殊的功能。

今天,在玉器商店里,人们会选购一件玉器佩挂在身上,他们有的是出于装饰的喜好,有的是为了寓意吉祥,还有一些人,他们佩戴玉器的目的却是基于一种驱灾辟邪的心理暗示。

在玉文化的传统中,驱灾避邪的理念非常奇特,而它的渊源,则是来自于汉代先人一种独特的玉器风尚。

汉代的人们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天然的玉石凝结了天地的精华,人死后,只要把玉器覆盖在尸体的表面,便可以保佑尸身不朽,灵魂升天。

在这样的信仰下,汉代玉衣应运而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