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南越王墓,走进岭南王国(三)(3)

2009-07-14 10:25
来源:百度空间 作者:佚名
1995年,广东省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南越国宫廷建筑遗迹:一处石构水池和大量瓦当,在水池壁面的石板上,还发现三处带有“蕃”的石刻文字,专家认

1995年,广东省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南越国宫廷建筑遗迹:一处石构水池和大量瓦当,在水池壁面的石板上,还发现三处带有“蕃”的石刻文字,专家认定“蕃”字的含义,正是秦末所“番禺”城的意思。

1996年,就在石构水池附近,在一次施工中发现了一段150米长的曲流石渠,渠壁全部用红砂岩铺砌,渠里是大小均匀的河卵石,这道曲流石渠斗折蛇形,恰如北方黄河的走势。

这是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走进人们视野的,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园林实景遗址:2000多年前南越国的宫廷御花园。

广州市考古所的陈伟汉介绍说:两端有两个柱子,上面有两个实心,这说明它当时上面应该有什么建筑,有人说当时可能南越王在上面欣赏什么美景。

在石构水池下有几百个龟鳖残骸,专家猜测南越王生前可能喜欢食用龟鳖。

随后,更多的南越国遗迹在附近几百米的区域内被发掘出来:

一个当时宫廷使用的食水砖井,曲流水渠边回廊的散水,纹踏垛空心砖和宫署地砖……

出土最多的是万岁瓦当,还有许多绳瓦和筒瓦。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郭博士介绍说:从现在看到的大量的瓦当峭,当时的建筑水平非常高,而且从现在发掘的大型的花纹砖、空心砖,南越国建筑用陶的工艺和烧制水平不亚于长安城。

在遥远的南海边,番禺是怎样的一座都城呢?

2000年初,在南越王宫署园林遗址西侧,考古人员发掘了南越国宫署的1号宫殿遗址,根据考古测算,这处宫殿遗址占地约有15万平方米,宫殿遗址区密布着排水渠系。

专家推断,在当时南越国的都城番禺,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

结合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出的大量建筑瓦材,专家推断番禺城的宫室布局很可能是模仿西汉都城长安的建制。

宫署御花园里一道不知来处的水流,顺着长长的曲流石渠,流进了弯月状的水池里,宫殿和亭台掩映在溪水草树间。

当时的南越国宫署,正是在越秀山和一座叫做禺山的中间,在南越国的宫廷里,珠江的涛响声清新入耳。

而2000年后的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已成为今天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珠江依然穿城而过。

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北京路,考古工作者通过勘查发掘,这是一道层层叠压着的城郭道路遗址,不同朝代的砖石路面,还保留着当初的样式,考古证实,这条马路最下面的一层,正是南越国的宫署走道。

这个坐落在五岭山脉以南、大海以北的王国,像一个出生在遥远他乡的婴儿,五岭以北广袤的大地已经归于一统,在日见强盛的西汉王朝眼皮底下,新生的南越国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