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古寺踪迹难寻觅,寻找传说中的南少林(二)(2)

2009-07-15 15:28
来源:历史考古吧 作者:佚名
俞达珠:我们去找乾隆版的福清县志,我们去找那个地图方位,它是标在福清的西南,福清西南看到了方位,大约在福路以下,在金玉南山这代,我们三个

俞达珠:我们去找乾隆版的福清县志,我们去找那个地图方位,它是标在福清的西南,福清西南看到了方位,大约在福路以下,在金玉南山这代,我们三个人去找了好几次,跑到山上去找,没有。当地的群众也不懂得少林寺,也没有那个少林寺的地名。所以我们感到不在这个地方,如果有这么大的寺院,可能会有影响,老人都会知道就没有。

没有找到少林寺,专家们不免有些失望。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

1993年5月,专家们在《三山志》的福清县寺观中找到:“新宁里,少林院。”紧接着,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同样记载着“新宁里,少林院”。

如此看来,宋朝到清朝的几百年中,福清新宁里都存在着一座少林院。

然而,这座少林院会是在哪里呢?专家意识到,要寻找古福清的少林院,只能依据古代的地图。

5月下旬,专家们再次踏入福清档案馆,然而,他们翻遍了旧版的福清地图,始终找不到“少林“的标志。

不料,就在他们打算放弃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一张解放军总参谋部绘制的《东张》地图,上面标注着“肖林”。

陈华光:这个“肖林”跟“少林”有差异,它是福清方言谐音。

为了确定古福清是否真的有座少林院,几位专家决定重新翻看那些古代地图,期望能从中再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就在此时,档案馆管理员送来了一张民国二十年版的《福清县全图》。陈华光意识到这是一张他们从未查看过的地图。他紧张地查找着地图上的每一个标注。果然,在新宁里西北部位置上,标注着 “少林”。

陈华光:那么这样我们就明确了,就准备按照地图去东张新宁里去查少林的遗址。

两个月之后,陈泗东再次来到蔡春草的小店。幸运的是,蔡春草已经回到了晋江。

然而,当陈泗东向蔡春草提出想亲眼看看《西山杂志》时,蔡春草犹豫了,面对着这位陌生的来客,他很怀疑,陈泗东会不会怀着什么不良的企图?

蔡春草的七世祖伯曾随郑氏抗清,遭到清朝政治迫害,祸及蔡氏家族未能科举登仕。祖先蔡永蒹只好转航海经商,后又遇海难船破,则到异乡设塾授徒,偶然的机会在吴氏家读万卷藏书时,接触到一批珍贵的书籍,根据这些资料撰写的《西山杂志》。

此时的陈泗东看出了蔡春草的疑惑,他诚恳的劝说,并告知想看此书的目的,纯粹为了学术上的研究,而且答应决不做对该书有任何毁坏的事情。犹豫再三的蔡春草终于拿出那本家传的手抄本。

《西山杂志》是蔡永蒹在清嘉庆年间撰写的手抄本。该书中赫然记载了:唐初,嵩山少林寺派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前来福建兴建分寺,而这座分寺就坐落在清源山麓。

泉州北郊有座远近闻名的清源山,而先前提到的东禅寺正好坐落在清源山上。那么,具有《少林古迹》之称的东禅寺,会不会就是《西山杂志》中的泉州少林寺?

此时的陈泗东回想起,泉州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个故事。

泉州的清源山上,至今有一块巨大的练胆石,练胆石上刻着俞大猷的亲笔书法“君恩山重”。相传,抗倭名将俞大猷,小时候每天都到这块练胆石上练功,并且得到一位名师的真传,学会了少林武术。

俞大猷曾在自己所著的《正气唐集》中记载:嘉靖辛巳年,俞大猷途经嵩山少林寺。在观看了上千位以精通剑术知名的武僧表演后认为:少林寺以剑技名天下,但现在真诀皆失。后来,俞大猷应方丈的邀请回传少林棍法给北少林。

如此看来,俞大猷小时在清源山上所学的武术,很可能就是少林拳法,并且泉州少林寺也很可能就在清源山上。

陈泗东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继续翻阅着《西山杂志》。突然,书中的一句话,引起了陈泗东再次的关注:“杀狮之技”。

周焜明:民间喜庆经常有,还有乡村打场,秋收的时候,大家已经丰收了,就热热闹闹出来玩一玩,北方叫做舞狮,我们泉州叫抬狮,抬的意思是杀狮的意思。这里面它有些隐义。它这边的狮子是青色的,白眉毛的,它是谐音,据说是谐音青狮,我刚才讲到了,我们泉州这个地方在明清交替的时候,是政治跟军事斗争的一个焦点地点。所以民间反对异族入侵的这种思想很强烈,青狮就是指清朝的这个部队,用这种形式把这种政治的意念化到娱乐中去。用闽南话叫抬青狮。它跟一般的武术不一样,把我们南少林的一些武功,演化到里面去。所以一般来说,耍狮子的人还有拿一把刀要杀狮子的人都需要懂得南少林武术。

书中更有记载:这种青狮子白眉的技击,是一片寺的一位叫了凡的僧人所传授,而这位了凡的僧人,则是从火烧泉州少林寺时幸存下来的。

然而,更为令人惊讶的是,《西山杂志》详细描绘了泉州少林寺中“太祖拳”的由来。

原来,宋太祖赵匡胤身怀绝技,靖康二年金人推翻北宋,宋太祖的子孙迁移到福建泉州。这些宋太祖的子孙,平居无事,喜好练拳耍棒,日日勤练祖宗传下来的“太祖拳”。

皇族赵孟良甚至出家当泉州少林寺的长老,不难猜测的是,四大皆空的赵孟良,定将祖上密传的“太祖拳”传授于泉州少林寺僧。

周焜明:我在五六十年代看到的太祖拳,跟今天就变化很多,它这种拳术他自称两个特点,一个它不请拳,就是开头它没有一个起势。抱抱拳,没有它没有这个动作,什么原因,我这是皇帝的拳,哪有像人家要这样的,我是最大,所以它每天打拳的时候,最早打太祖拳他都没有这个动作。没有,一开始就一下子打套路,这是一个,再一个这种拳直进直退,老师在教的时候,就讲要打出龙行虎步。

泉州自古武风兴盛,不但皇家的子孙喜好拳术,打拳也是平民百姓重要的业余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便相约而至集市中,打拳、喝酒、听南音,俗称“拳头烧酒曲”。

当地人都知道,泉州最盛行的拳法是五祖拳。而宋太祖子孙流传下来的“太祖拳”,也只是“五祖拳”中的一种拳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