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奄国:若隐若现的历史

2009-07-20 14:0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它确实存在,却没有人说得清它的来龙去脉;它曾经非常强大,在历史上却没有多少记载。这是一个叫做奄国的古国。不知道何年何月,人们才能揭去它的面纱。

它确实存在,却没有人说得清它的来龙去脉;它曾经非常强大,在历史上却没有多少记载。这是一个叫做奄国的古国。不知道何年何月,人们才能揭去它的面纱。

淹城与奄国

在江苏省常州市南面的武进区,有一座古代堡垒遗址,叫做淹城。淹城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

关于淹城,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

那么,淹城是什么来历呢?

原来,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

武王伐纣胜利后,商朝覆灭,纣王自焚,但是,纣王的儿子并没有死,殷商部落也没有被灭族。武王为纣王的儿子武庚保留了其祖先的土地,让他依旧住在朝歌。殷商部落的祖先原是从东夷部落集团分化出来而后加入华夏的,商朝王室与东夷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东夷集团此时也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了杜绝武庚联合东夷谋反,武王将监视武庚的任务委托给三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史称“三监”。

周朝建立后仅仅两年,武王就去世了,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叔周公与召公辅佐。周公辅佐成王,尽心尽力,受到时人的称道。“三监”见周公声势日隆,心生嫉妒,派人四处造谣,说周公有不臣之心。谣言传到王室,周成王和召公不禁起了疑心。

此时,武庚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决心造反了。他找到“三监”,密谋以“为周天子清除企图谋逆的周公”为口号,联合向周王室发动进攻。追随叛乱者的多是夷人,其中就有来自山东曲阜的奄国。

公元前1104年(周成王元年),周公率领大军开始讨伐叛逆,轻而易举地杀死管叔鲜,将流放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周军旋即飞渡黄河,与武庚展开决战,朝歌城再次陷落,武庚战败逃跑,在北窜途中被擒获,身首异处。

失去内应的东夷军队不肯投降,困兽犹斗。周军对协助叛乱的东夷改变了战略。在东夷各国里,奄国是实力最强的。周公决定先剪除奄国的羽翼,再消灭奄国。周军麾师东南,打败以徐国为首的淮夷各国,然后由南向北继续进军,在山东枣庄降服缯国,收服丰国,剪去了奄国的羽翼。此时,周成王派毛叔郑前来助战。在两路大军的合围下,奄国人无力抵抗,城破国灭。奄国国君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南面的武进区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城”。古代的“淹”字与“奄”字是通用的,“淹城”之名就这样流传下来。

成王亲政几年后,周公去世。徐国与奄国趁这个机会又密谋联合反叛。成王征集大军进行讨伐,并御驾亲征。周军渡过长江,节节胜利。大获全胜的成王没有消灭奄国,而是命自己的劲旅在奄国旁边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宜国,在今天的仪征地区监视奄国的一举一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