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我们把这个年号一对照,正好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还没回来,还在途中,还没回来,这个金锭它的金料是在东南亚那里买的,这个买字很重要。
郑和下西洋,传说在这场花费巨资的远洋行动中,郑和从东南亚各国带回大量的宝石、香料、金器和珍禽异兽。现在,那块金锭上竟然标注的是购买于西洋的。
梁柱:买到,我不是跟你交换的,我是购买的,平等贸易嘛,要知道当时明朝,可是在当时世界的强国,我们就跟你做贸易,平等贸易而已,没有欺负人家,没有以大欺小。
这块金锭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件,可以确凿证明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物品。这个发现证明,当时郑和从西洋带回奇珍异宝的传说是确凿无误的。
今天,在这个阴暗的地宫里,梁柱感觉这个金锭仿佛有千斤的重量。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历史事实在他的脑海里重复闪现,此时的他恍然大悟,手中的这块金锭有可能就是通往郑和宝藏大门的一个路标。难道这个地宫就是埋藏郑和宝藏的地方吗?
梁柱:后室,先把棺床下面清完,最后清棺床。是这样一个步骤,那么清的时候分块,两个人,就是我的手能够就得到的这个范围内来清,淤泥清掉,这个淤泥呢,一定用个小泥桶装着,再拿去筛洗,以防有什么漏的。
刘卫东:感觉那个东西一件接一件的,非常地惊喜,当时看第一件东西的话,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然后过一段时间,然后又发现一件,哎呀这个东西更好,然后再隔一段时间,然后再发现,唉这个更好了。
梁柱:再把棺床的淤泥一去掉,我们都要进行照相的,照相的时候强光一打,那真是金光闪闪,那一刹那我就感觉到非常兴奋,这回真是得到大批的宝贝了。
就在发现金锭之后的短时间内,考古人员累计发现了125件各种金器。梁柱清醒地意识到,肯定还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在这厚厚的淤泥之下。
日记:我们在淤泥下陆续发现了数不清的宝石,那些宝石在电筒的微光下熠熠生辉,我觉得这里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周代玮:一揭了出来,一揭了以后那东西真的是,完全超出了想象。把所有的人都雷倒了。
梁柱:其中有一颗宝石重200克拉。
周代玮:当时觉得,咿呀妈呀,不得了。
梁柱:蓝宝石10克拉就上百万了,它是200克拉,又那么大的个体,那你算,这只是一颗宝石而已。
周代玮:也没想到后面还有那么多。
梁柱:比这个宝石级别更高是金宝石,淡黄色的,是蓝宝石的顶级品,这样的宝石在定陵,在皇陵里面只有一颗,这梁庄王墓也有一颗。
刘卫东:感觉,就好像那个眼睛自然而然地放大了,呵呵,非常激动那个感觉。
不断发现的珍宝令人目眩神迷,这个时候,梁柱的心情却暗自紧张起来。
梁柱:由于多了,那我就担心了,担心它这个安全问题。
现在,清理珍宝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但却已经发现了数量巨大的金器和宝石,这些东西必须要立刻得到妥善保管。
如此大量的文物即将要离开地宫陆续运出地面,如何保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考古队立刻请求地方武警部队和公安局增加保卫力量。因为梁庄王墓处于远离城市的荒山野岭,如此价值连城的财富有可能随时为这支考古队招来巨大的麻烦。
运回钟祥博物馆是一个稳妥的保管办法。但从墓地到城区的博物馆需要穿越大片地形复的丛林。
日记:工地到城区路程比较远,我们后来采取武装押运。还做了很多的应急预案,我想路上会不会出问题呢,
周代玮:路上会不会出问题,都发的那个防弹背心,我们哪经历过这些事情,前后都是采取武装押运,尽可能的,转运的时间都很保密的。前面是开道车,都是武装,后面有压道车,文物车辆是绝对不要有任何动的,前后的武装人员,他们的目标就是周边不让任何人靠近。不管是真的是交通事故还是假的,先把道清开,尽可能地不要让押运文物的车停止。
考古队按计划把清理出来的珍宝一箱箱的运回钟祥市博物馆,在文物没有清理完成之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