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属于佛教的道具,它是比丘们应该携带的十八物之一。
锡杖梵语“隙弃罗”或“吃弃罗”。十诵律中又称它为“声杖”;因为振杖之时,出声如锡,所以称做“声杖”、“锡杖”。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比藏于日本正仓院号称“锡杖之王”的白铜头锡杖还要大。
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
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其中四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小环则代表十二部经。工艺制作精致,可谓法器中的至宝。
杖头为双轮四股十二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股侧铭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873)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
《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
(责任编辑:多宝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