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3)

2010-04-21 11:0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古缘
1990年2月,为配台案件的侦破工作,考古人员进驻虢国墓地,看到的是一个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深约11米,上方下圆的大坑。
1990年2月,为配台案件的侦破工作,考古人员进驻虢国墓地,看到的是一个南北长5.3米、东西宽3.55米、深约11米,上方下圆的大坑。
 
面对这个深不见底、空无一物的盗洞,考古工作者都隐隐担心,不敢对它抱太大希望。但既然奉命而来,工作还必须认真去做。
 
让考古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向下仅仅挖了30厘米——在11.15米处,他们就挖到了放满随葬品的虢国国君虢季墓的墓室!
 
“就差30厘米,盗墓贼就掘到墓室了。倘若他们得手,那玉柄铁剑会落得个什么下场,谁能想象?不敢想象!”王龙正先生说。
 
倒卖出去,可能是最好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性是“抛尸郊野”。就这样,没了!没了!——当然,玉柄会被盗墓贼留下来的。就是留下来,又有谁能看得到呢?就是看得到,它是个什么东西,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别把盗墓贼看得太过“专业”。就是“专业”,慌乱之间,玉柄与铁疙瘩分了家,挖“残废”了,就是让考古学家,于此匆忙之间,也很难对合,也不会把它看成一把宝剑——不是一开始,考古学家还想把它命名为“玉柄铁削”的吗?无名无实,再有年头的铁疙瘩,也还是谈不上价钱的铁疙瘩——不“抛尸郊野”,那才怪哩!
 
虢季墓是“199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当选理由是:“虢季墓……随葬器物丰富,种类繁多,放置有序,为7鼎6簋规格。随葬品还有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和玉器。青铜礼乐器有鬲、方壶、豆、盘、方 、尊、爵、觯、方彝等和编钟、编磬等,还有兵器和车马器等。玉器主要有玉覆面和玉组佩,死者腰身部位还发现一组珍贵的腰带饰。出土玉柄铜芯铁剑(即玉柄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缀玉面罩,由14件象征面部特征的玉片连缀在丝帛上制作而成,形象逼真,做工考究,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瞑目’造型,也是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一套8件有铭文的铜甬钟,是迄今西周晚期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唯一一套最为完整的甬钟;由十二种金器组成的黄金腰带饰,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饰品;整件毛织衣物,是国内同期墓葬发掘中仅见的;皮马甲及盾牌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用墨在10余片圭形片上书写而成的遣册,是国内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书法珍品;300多件仿生动物玉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北温带地区生物品种……”
 
在如此之多改写中国历史的重大发现中,玉柄铁剑无疑是最为伟大的发现。
 
玉柄铁剑之玉质剑柄,是一株破土壮生的竹子:竹子已经拔出数节,数支螺旋上冲的叶片盘旋直入铁质剑身——当下人们总在误释剑如柳叶,这哪是柳叶呀,分明就是竹叶!!!而剑柄空心,插入“铜芯”,连接剑柄剑身,这空心剑柄,也分明是竹子!!!
 
君子佩剑,君子佩玉;梅兰竹菊,竹是君子——如果联系起来解读着一系列中国特有文化精神,不难发现,“中华第一剑”不但改变了中国的物质世界,也缔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中华第一剑”埋在地下,缔造它的人在传播“中华第一剑”承载的精神——这一如“中华第一剑”埋在地下,铁器时代照样滚滚而来。
(责任编辑:多宝阁)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