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揭秘春秋君臣的兄妹畸恋(5)
2010-02-26 10:38
既贪恋肉体的欢愉,又思念他乡的儿子,这位绝世佳人文姜分身乏术。《左传》在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之后,紧接着又记录:夏,恒星不见,夜明
既贪恋肉体的欢愉,又思念他乡的儿子,这位绝世佳人文姜分身乏术。《左传》在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之后,紧接着又记录:“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读起来宛如一首带着淡淡忧伤的小令。
较之齐姜,她姐姐宣姜的故事同样令人唏嘘。
记性好的人也许还记得,当年卫国的州吁之乱后,卫国人迎立了公子晋为国君,也就是卫宣公。
《左传》记载,“卫宣公烝(zheng 一声)于夷姜。”夷姜是卫庄公的小妾,也就是卫宣公的庶母,用现代市井的语言来说,就是所谓的小妈。卫宣公与夷姜有私情,这在当时被称为“烝”。在《左传》中,我们还将多次看到“烝”这个字眼,它的特定含义是“上淫”,也就是男姓晚辈与女性长辈通奸。想想看,在春秋年间,诸侯娶十几个小老婆是很正常的事,而诸侯的精力有限,加上年事已高,小老婆久旷,被自己的儿子烝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卫宣公不但烝了夷姜,还和她生了一个私生子,取名叫急子,寄养在民间。卫宣公即位之后,干脆与夷姜不避人耳目过起了夫妻生活,因此也将急子从民间领回来,委托给公子职培养。等到急子长大,还替他向齐侯(当时是齐僖公)求婚,娶齐侯的大女儿宣姜为妻。
宣姜和文姜一样,都是艳绝一时的大美人。卫宣公见了这么漂亮的媳妇,早就六神无主了,也顾不得什么廉耻,竟然捷足先登,又把儿媳给占有了。当时有人作了一首《新台》诗讽刺卫宣公:
“新台有泚(ci 三声),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qu chu 均二声)不鲜。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意思是宣姜好端端一朵鲜花,却插在卫宣公这堆牛粪上。
卫宣公得了儿媳宣姜,忘了小妈夷姜,一连与宣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寿,一个叫做朔,并命公子泄负责培养这两个儿子。
夷姜受不了冷落,自缢身亡。
在我们看来,宣姜无疑也是个悲剧人物。但她的悲剧不仅仅在于嫁给了卫宣公这个本来应该成为公公的人物,更在于她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就一心一意想着怎么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卫国的继承人,为此而急于搬开急子(也就是本来应该成为她的老公的这个人)这块绊脚石,甚至于不择手段。
为此,她和小儿子朔总是在卫宣公面前说急子的坏话。最离谱的一次,是说急子喝醉酒以后,居然称公子朔为“儿子”,而且说宣姜本来应该是他的老婆,公子朔就算叫他为父亲,也是应该。
如果急子真说过这样的话,倒也没说错。可是据记载,急子是一个很温顺的人,对于父亲强抢媳妇的事情,从来没有怨恨之意。见到宣姜也总是毕恭毕敬,如母子之礼。在他嘴里说出这些话来,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卫宣公虽然,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了解,因此对宣姜的哭诉不置可否。
过了一些日子,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宣姜和公子朔得到消息,决定派人在半路拦截刺杀他。
这个情报让宣姜的大儿子公子寿知道了。他深为母亲的行为感到羞愧,连夜告知急子,要他赶快逃跑。
急子淡然一笑:“出使齐国是父亲的委派的任务啊,如果弃父命于不顾,还要儿子干啥呢?你说,这世上存不存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国家,如果有的话,我倒是可以逃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