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清初皇帝怎么过春节

2011-01-13 09:58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杜桂
清代宫廷节令礼仪与民俗学的关系至为密切。满族民俗对清代宫廷节令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不同的是,进入宫廷的满族民俗礼仪被穿上精致的外衣,赋予浓厚的贵族色彩。

清朝皇帝怎么过春节?

 

 沈阳故宫重现的清初皇宫春节盛典仪式现场。

 

沈阳故宫重现的清初皇宫春节盛典仪式现场。
 
沈阳故宫重现的清初皇宫春节盛典仪式现场。
 
清代宫廷节令礼仪与民俗学的关系至为密切。满族民俗对清代宫廷节令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不同的是,进入宫廷的满族民俗礼仪被穿上精致的外衣,赋予浓厚的贵族色彩。
 
满族民间隆重的春节习俗
 
满族民间极重视春节,在腊月里即开始操办,用黏高粱米蒸年糕、烙黏火烧。用一根木杆,以年糕的黏性,将几个纸条粘在脊檀上。然后把年糕摆在祖宗板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后围坐在大锅盖的周围吃年糕,以示追忆祖辈。
 
腊月十五之后,选一日宰杀年猪,以此猪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年猪不许有杂毛,宰杀之前先用酒灌猪的耳朵,耳朵抖动了,意为祖先已领受了;如猪耳朵未动,全家人需跪地祷告,直到猪耳朵动了才开始宰杀。杀猪时用左手,猪杀死后剁成八大块,摆在祖宗牌位之前,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
 
吃头一顿肉时,全家人要围坐锅盖前食用。腊月三十这天,家家还要竖起五六米高的索伦杆子,杆顶上安一方形的锡斗,斗里盛放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食用。腊月三十晚上要点燃索伦杆上的灯笼,一直点到正月十五,彻夜不熄。此外,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以求吉利。
 
清代历法是以我国农历计算的,那个时候的“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元旦”前一夜,就是除夕。受满族民俗和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每年进入腊月,皇宫上下就纷纷忙碌起来,充满节日气氛。
 
满族味十足的皇宫新春盛典
 
关于满族兴起初期春节的情形,《建州纪程图记》中记录的大体情形是:“元旦”上午,努尔哈赤把兄弟子侄、姻亲、心腹将领及一些外来宾客召集到自家院落客厅,众人都穿着最漂亮的服装,环绕在他的周围。宴会开始,酒过数巡,海西女真乌喇部部长布占泰首先离席起舞为大家助兴。随后努尔哈赤也离开座位,自弹琵琶,耸动其身,边奏边舞,众人也随兴起舞,屋内外有人弹琵琶、吹洞箫、刮柳箕伴奏,室内参宴者环立四周,拍手唱曲。由此看出满族早期风俗中,在春节之际阖族共欢、上下同庆、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在对皇太极时期沈阳满族宫廷春节典礼的记载中,已很少再见到以上自然豪放的热闹场景,不过,即使被政治性和等级差别很强的“宫廷礼仪”所掩盖,从中仍可看出后金汗国都城中新春庆典独特的民族风格。“元旦”当日清晨,国中的诸王大臣们早在天亮前就已等候在大政殿广场上,准备随皇帝到建在都城东门外的堂子祭天。所谓“堂子”,是满族人按照萨满信仰祭祀天神的场所,一般是每个大家族设有一处,后金迁都沈阳后只保留了一座,专供代表国家祭天之用,包括圆殿、亭式殿等几座建筑,分别用来祭祀不同的神灵。这些神都用满语称呼,最重要的一位是天神“阿布凯恩都哩”,和许多其他神祇一样,最早在部落制时代就已经是满族人普遍崇拜的对象了。祭祀的仪式很复杂也很神秘,全部祝词都是用满文,其间还有萨满边唱边舞,其大意一是颂扬神的功德与法力,更重要的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赐福于皇帝和他的臣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