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仁甫是盐山县旧县镇人,曾在国民党军马鸿逵部当过通信排长、参谋,有一定的军事常识,活动能力也比较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主要从事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兵运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津南党组织在盐山旧县镇组织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邢仁甫当选为救国会军事委员长,不久又担任了救国军司令。
在抗战的烽火中,邢仁甫领导部队也打过一些胜仗,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他本质不好。他把入党看作“入股”,把带兵看成“草头王”,所以,他处处限制和排挤救国军中的共产党员。另一方面。却把很多地痞流氓、旧军官拉入部队。委以重任,不久,就在救国军内结成了一个帮派集团。随着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救国军名称几经变化,1941年,被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邢仁甫被任命为旅长兼军区司令员。他的个人权欲和帮派活动也逐渐达到了高峰。特别是在肖华、符竹庭从冀鲁边区调离,杨靖远、马振华相继牺牲以后,邢仁甫就把教导六旅和冀鲁边区视为他的独立王国。115师和山东分局对邢仁甫的错误有所察觉。为了加强领导,于1941年6月调黄骅同志任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黄骅是湖北阳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是一名独立工作能力强、能文能武的优秀干部,也是一个忠于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原则的优秀党员。黄骅一到冀鲁边区。就指挥部队打了不少胜仗,在多次战斗中,黄骅成为冀鲁边区最有威望的指挥员。
黄骅同志对邢仁甫在政治上拉帮结派,军事上消极避战的错误曾多次进行过苦口婆心的规劝和严肃的批评。邢仁甫表面上接受,骨子里却怀恨在心。他把黄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几次加害黄骅同志。但都未得逞。一次是1942年底,他趁黄骅同志从二分区回来之机。指派亲信马士信给庆云特务冯曲延送信,要他在路上打伏击。因黄骅同志未经庆云,其阴谋未能得逞。第二次是1943年春,黄骅同志去垦区开会,邢仁甫派陈二虎凿通船底,想让船到海上时漏水沉没,将黄骅淹死在大海之中,但陈二虎执意不肯,邢仁甫的阴谋只得落空。第三次是他派赵之贤买来八种毒药,让卫生部长刘永生在给黄骅同志打针时下毒,但因黄骅同志没上岛,这个阴谋也没得逞。这次他乘黄骅在大赵村开会之机,便实施了刺杀阴谋。
情况来得太突然了,罗荣桓、黎玉、肖华等首长当即立断,电令清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其仁携带一部电台赶赴独立团驻地。一方面稳定部队情绪,一方面设法稳住邢仁甫,同时配合冀鲁边区党委继续抓紧破案工作。刘其仁根据师部领导指示,迅速赶往独立团驻地。半路上,遇到了独立团第二次派往清河军区报信的冯鼎平。
原来,冯鼎平去望子岛了解到邢仁甫已决心投敌,并约好由日寇派船去岛上接应。刘其仁马上拟了电报,向115师首长汇报了这一情况。到达独立团驻地以后,刘其仁又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由冯鼎平介绍邢仁甫密谋投敌的内幕,刘其仁主任作了四项指示:第一,一定要保密,不要让叛徒察觉:第二,把张河的两条船沉掉作河障,并派人把守,防止敌人里应外合;第三,用电台继续与望子岛上联系:第四迅速对部队进行教育。坚定抗战到底的信念,坚守党的纪律和军队纪律,坚决服从党的指挥。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但是,直到此时。冀鲁边区党委的负责同志还不知道邢仁甫叛变的消息和115师首长的指示,派谁去通报情况、取得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