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凝星夜送情报小山下布天网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又十分危险的使命。送信者不但要穿过邢仁甫死党控制的区域,还要穿过日伪的层层封锁:这个情报又是那样的令人震惊,所以送情报的人必须得到边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绝对信任。几经研究。一个个人选都被否定了。最终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一个在党校学习的女同志身上,她叫朱凝,是冀鲁边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同时。她还是冀鲁边区党委书记王卓如的爱人,也正是这一点,使她最终获得出征权。她置生死于度外。立即踏上了行程。
深夜,刘其仁主任和独立团的干部们亲自送她乘一只小船从垦区启程。小船趁着夜黑沿着海边经过沾化、无棣等县,穿过层层封锁线,终于安全地抵达边区党委所在地--今海兴县邢王文村,把情报和115师首长的指示传达给冀鲁边区党委领导。
至此,邢仁甫图谋投敌叛变已很清楚了。此时,保卫部门又了解到,杀人凶手冯冠奎带其同伙逃至海堡一带,曾多次发泄对邢仁甫的不满:“邢司令让我打死黄骅,说事成之后给我银子,给我官坐,老子挨了一枪,他也不管了……”
综合几方面情况加以分析,制造惨案的幕后操纵者是邢仁甫已无疑,他在黄骅惨案之后的眼泪和讲话,只不过是贼喊抓贼,欲盖弥彰。7月15日,在邢王文区党委驻地,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王卓如召集军区政治部主任刘贤权,区党委宣传部长李启华,行政委员会秘书长张永逊,区党委秘书王华民和干部科长朱凝等相关同志开紧急会议,讨论分局的指示。大家认为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应迅速将邢仁甫抓获交送分局处理。但如何抓捕邢仁甫却非同小可,他不但是军区司令员、115师教导六旅旅长,同时还兼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等要职,弄不好就有可能引起混乱,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为此区党委作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考虑到军区警卫部队大多数是本地人,一些人跟邢仁甫多年,让军区警卫部队执行逮捕邢仁甫的任务怕有困难,就决定让三军分区“派部队速来军区执行紧急任务”,同时会议还决定军区政治部主任刘贤权代理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部队执行逮捕邢仁甫的任务。
大赵村血案发生后,当时住在望子岛上的邢仁甫几次邀王卓如、刘贤权、李启华等主要负责同志到岛上去汇合,说对血案后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安排,区党委的几位同志经过研究决定利用开会之机将邢仁甫抓起来。于是提出“舍陆就海,易遭物议”.不如来毕王文村(现属海兴县)汇合,共同研究大计。
7月16日在三分区部队还没赶到的情况下,邢仁甫就派人送信来,说同意大家的意见,近期动身到毕王文汇合。情况紧急,怎么办?为了应付突来的变化,区党委在邢王文村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王卓如、刘贤权、李启华、新海县委书记叶尚志、县长刘冠英,独立团政委赵德修。回民支队副政委刘济民、军区机关指导员王新光和朱凝、王华民等。会议认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化,先下手为强,必须利用现有人力兵力逮捕邢仁甫,不然必有后患。会议决定:军区警卫部队的一个连由刘贤权负责指挥,首先包围村庄,而后逮捕邢仁甫。叶尚志、刘冠英带县区部队到毕王文村南集结,堵住邢仁甫的后路。并防备邢仁甫的亲信潘特(军区后勤部长、驻山后)和邢朝兴(无棣县长、驻良户庄)来截击,会议要求直接执行任务的同志先进村以汇合的形势抓邢,不准开枪。到时候让邢的警卫人员分开进房子休息,刘济民带手枪队待邢仁甫进房后负责包围住房,软禁邢仁甫:王新光带三名警卫战士负责稳住邢的警卫人员,不服就下掉武器:赵德修带警卫连包围邢仁甫警卫部队的住房,先向他们讲清邢仁甫指使冯冠奎杀害黄骅、陆成道等同志的罪行,要他们听党的话,有反抗者就下枪。整个战斗布置的周密稳妥。会后,刘贤权同志带着警卫班长魏玉和、警卫员常双英亲自到毕王文村安排开会地点,划分司、政及区党委住房,具体安排了邢仁甫和其警卫人员的住房,预先将一切布置妥当。下午王卓如和刘贤权向执行任务的部队交待任务,王卓如政委说“现在要给你们讲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邢仁甫已经叛变了。现在的任务是要把他抓起来”,一听说要抓自己的司令员,战士们一下子全愣了,整个会场鸦雀无声。王卓如详细讲述了邢仁甫指使冯冠奎刺杀黄骅、陆成道并企图刺杀更多的干部,阴谋拉走部队等罪行。当大家了解了邢仁甫的全部罪恶后,特别听说黄骅、陆成道等同志就是邢仁甫指使刺杀的时,都很气愤,表示坚决听党的话,活捉邢仁甫,为黄骅、陆成道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