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历史秘闻:孙中山曾让黄兴“两年勿与国事”?(3)

2011-05-27 12: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在这个关键时刻,代表香港同胞到广州参与筹组广东军政府的代表们自告奋勇,帮助广东军政府筹措费用。陈鸿钧表示,他们立即成立了筹饷局,赶回香港


  “在这个关键时刻,代表香港同胞到广州参与筹组广东军政府的代表们自告奋勇,帮助广东军政府筹措费用。”陈鸿钧表示,“他们立即成立了筹饷局,赶回香港,发动香港同胞捐献。首由筹饷局人员带头认捐,不一日即筹得银元四十八万元,雇‘河南号’轮船连夜运往广州,以济燃眉之急。随后又陆续筹得银元二百万元,解送广东军政府备用。”

  陈鸿钧指出,这些巨款可谓雪中送炭。当时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不少报刊,都用显著篇幅报道香港同胞慷慨解囊,资助革命的义举,不仅为进一步发动民众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效果,而且让清政府愈加认识到国内外民意拥护共和,摒弃帝制的汹汹潮流,为其后同意和平统一谈判及宣告退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12年4月,和平谈判成功,全国统一,廖仲恺晋任广东财政司长,筹饷局又捐款银元八十万元,由广东财政司转解中央政府收用。

  为表彰香港同胞在关键时刻捐资革命事业的毅然之举,广东军政府(后改为广东省政府)于1912年给筹饷有功的筹饷局人员每人颁发“绩懋军储”勋章一枚;1928年底又在越秀山划地建造光复纪念石牌坊纪念。可惜石牌坊在1938毁于日军炮火。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缅怀当年香港同胞高尚义举,于1948年4月在光复纪念牌坊原址,用钢筋水泥及石牌坊碎毁后残存的石料筑成今天的光复纪念亭,并增刻《建造光复纪念亭梗概》一文。1989年12月,纪念亭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汉民致古应芬函(1916年11月15日)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