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华彩的笔墨纸砚——中国古代书法演绎(2)

2009-04-11 16: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临空书写,柔软的纸张如何能承受住毛笔书写的压力呢?其实,纸张出现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商代,龟甲兽骨是最早的书写

临空书写,柔软的纸张如何能承受住毛笔书写的压力呢?其实,纸张出现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商代,龟甲兽骨是最早的书写材料。秦代,竹简大量通行。汉代,木牍盛行一时。汉代,造纸术刚刚出现,当年造出来的纸张只有1尺左右大小,而且表面粗糙,约6两重。东汉末年,纸张和简牍同时并用。魏晋时期,纸张已经是最通行的书写材料了,朝廷还明令昭示天下,要求用纸张取代简牍,书写材料的变革,给魏晋书法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笔下的盛世书风

除了纸张,毛笔是最为关键的书写工具。据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最早的笔字叫“聿”,它的形状生动再现了古人右手执笔书写的情形,上端一只右手,中间是一根棍子,棍子的下端分出三个叉,表示笔毫。以后在“聿”上加了一个竹字头,也就是现在通用的笔字的繁体———筆,而原来的“聿”字反而成了一个虚字。

古人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笔毫柔软的毛笔,赋予了书法变幻莫测的线条。最早的毛笔,笔毫用羽毛做成,后来逐渐改用兽毛,其中最常用的是兔毫。据说讲究的兔毫要用秋天的狡兔背上两道比较硬而有弹性的毛来做。史书还记载,王羲之用的毛笔是用老鼠胡须做成的。

古代的毛笔是什么样子呢?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出土了现存最早的毛笔。笔杆直径4毫米,粗细程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圆珠笔芯,笔毫比较长,有1/3扎在笔管中。相同形状的毛笔在其300年后的汉墓中又被发现。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年普遍通用的毛笔。专家推测,它的造型可能是为了方便在简牍上书写细小的字体而设计的,汉代之后,毛笔的笔杆逐渐加粗,它的形状与后世的毛笔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这种变化或许也是为了适用与不同字体的书写而逐渐演变的。

明清之际,长锋羊毫更是受到了书家的青睐,柔软的羊毫在书写时,线条的变化更加变幻莫测,再加上纸张的渗化效果,完全是另一派全新的气象。

古人独特的书写技法

由于没有书桌支撑,双手的稳定度极难掌握,古人在当年独特的姿势下,可能会有独特的书写技法。传说这里面还有一个离奇的故事哩。相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那是一个书法开始成为社会风尚的年代,故事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大书法家钟繇,钟繇是王羲之的老师。史籍记载,钟繇为了得到一本讲述古人用笔法则的书法秘籍,苦苦等待了16年,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扒开古人的坟墓,偷偷盗取秘籍,将它据为己有,从此之后他的书艺日益精进,终于成为一代宗师。故事离奇得犹如神话,但是,这其中却隐含着一个历代书家反复论述的书法命题———书法中的笔法,通俗说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