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总理段祺瑞没料到会被一介师长如此公然毫不留情地大骂,一时竟无反应。
不想吴佩孚8月21日忽然又发出致冯国璋的通电,请他履行总统职责,“颁布全国一体停战之命令”,先谋和平再选总统。史称马电。为了造势,吴佩孚在署名时把赵春霆、张宗昌、冯玉祥、张敬尧一干人等也添加了进去,于是马电成了直系和皖系的联名通电。
吴佩孚善于打擦边球搅浑水,上次阳电结尾之处荡出一笔“曹经略使夙主和平,必赞成斯议也”,一句话把全不知情的曹锟给拉下水。这次马电不仅把冯玉祥、张敬尧卷进来,更让冯国璋脱不清干系。他主张先谋和平再选总统,一旦成为现实,无疑可以拖延总统选举,这个结果正合一直主和的代总统冯国璋的心意。吴佩孚此举是为了转移段祺瑞的火力视线,段果然上当,开始怀疑吴佩孚之前的停战议和乃是冯国璋的背后阴谋。尤其是马电发表后,冯国璋直系下的长江三督都提议先解决时局后选总统,这更让段祺瑞怀疑吴佩孚是受了冯国璋的主使,说不定还有曹锟的参与。
吴佩孚移花接木,使段把主攻方向对准了冯国璋和曹锟。冯、曹不得不通电予以解释。一团混乱之时,吴佩孚则跳脱出来,照录马电原文,发出致全国民众及各大报刊的通电(称养电),他把恳求大总统停战的要求向全国民众公开了。
有了前两封通电的绵密伏笔,这一次的通电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人人皆知有个北洋军的师长数次通电,慷慨直言要求和谈,甚至不惜得罪内阁总理段祺瑞。西南联军纷纷通电响应。谭浩明、谭延闿通电说“奉读马电,大义凛然,同深赞服”,岑春煊更是通电称吴佩孚“霹雳一声,阴霾豁散”,莫荣新、唐继尧也不吝声援。一时间南方连绵通电,与吴佩孚同声相应。吴佩孚把所有声援的通电发交各报馆发表,让举国上下皆看到了他一呼百应的气势。
吴佩孚这三封通电拿捏得恰到好处。第一封通电是试探和热身,大家信不信无所谓,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存在,埋下伏笔;第二封通电是浑水摸鱼转嫁矛盾,转移段祺瑞的视线,同时也是造势;待到“势”已“造”成,第三封通电顺势而发,便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而且在通电中,吴佩孚只字不提南北孰对孰错,只说兵连祸结生灵涂炭,要和平谈判一致对外云云。这样,西南联军将吴佩孚引为同道知己;北洋段祺瑞觉得他不过主和派的一条枪,尚不至于叛乱;老百姓则觉得他屡屡为民请命,便送上“爱国将军”的称号。这一石数鸟的通电操作,尽显吴的手段。
吴佩孚平地惊雷,北方政局颇为震动。段祺瑞终于不忍坐视,通电吴佩孚,谴责他不应受人煽惑不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可叹段此时仍认为是有人在吴佩孚背后捣鬼。张作霖、倪嗣冲通电主张对西南作战到底,并指责吴佩孚自分畋域。吴佩孚针锋相对,反唇相讥。
对骂归对骂,北洋军曹锟、吴佩孚势力与原主和派合流已是大势所趋。至9月26日,吴佩孚发出声势浩大的总攻,他煽动南北军谭浩明、谭延闿、冯玉祥、张宗昌等29位实力将领联名通电请“冯代总统颁布停战命令”。南北合流,同气相求,“发出共同的声音”,一起围攻北洋领袖段祺瑞,这在南北战争以来前所未有。吴的通电像“焦雷一样劈在段的顶门上”,段大惊之后继以大怒,方知自己太小瞧了吴佩孚,然而终究无可奈何。其后主战派倪嗣冲、杨善德、阎锡山等对吴佩孚皆有通电回击,但已改变不了皖段武力统一政策彻底破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