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的碑刻看秦始皇的政治理想。
从碑文看,秦始皇还是很有民生观念的。他并不忌讳“仁义”,而且想要老百姓(黔首)富起来,让男人在田里乐呵呵地劳动(男乐其畴),让女人安分守己地纺纱织布(女修其业)。
秦始皇的心态也在变化。公元前211年,使者在华阴收到一块玉璧,还捎上一句话:“祖龙今年死”。祖龙,即秦始皇。剥去这个事件的神话外衣,其实它是民间信息的反馈,民间在诅咒秦始皇快点死。秦始皇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勃然大怒,搜捕传言人,而是“默然良久”。他似乎在反思。
接下来他进行人生的最后一次巡游,一路上他在想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临死前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让长子扶苏回来主持丧事”。
这道遗旨,按照赵高推论,就是继承皇位。而长子扶苏当初就是因为反对父亲的暴力路线而贬谪去守长城的,秦始皇的决定,透露出一个重要风向:他希望通过仁义的扶苏改变管理制度。
然而,历史已不给秦帝国易辙的机会。一场阴谋让胡亥登基了,而仁义路线的可能执行人扶苏被害。
国民还是寄托了很大期望给秦二世的。贾谊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天下人拉长脖子等他改变。然而秦二世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他最怕的是百官看见他在管理上的无能。赵高揪住了他的缺点说:“皇上您公开处理政务,万一被臣下看见短处,‘示群臣短也’,岂不是损坏您的威信吗?”秦二世于是干脆做沙漠里的鸵鸟,躲在深宫不见百官。
一个心智都很弱的管理者,当然没有自信心去改变管理方法,只有将原有的严酷管理方法强化下去,“用法益刻深”,让懦弱无能的自己保持一种神秘感、肃杀感,他这样才有安全感。这个时候的秦二世,其实已经患上自闭症。
一个患有自闭症的管理者,连员工都不敢见,这家公司还能发展到哪里去?当然是破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