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男人婆”形象是蒲松龄一大贡献

2011-07-25 09:49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韩田鹿
在中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下,女性的社会角色被牢牢地束缚在家庭内部,女性的理想性格被紧紧地固定在温柔顺从一格。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蒲松龄却塑

  ○本期主题  泼的辩证法

  □栏目主持  梁巍

  □讲解嘉宾  韩田鹿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中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下,女性的社会角色被牢牢地束缚在家庭内部,女性的理想性格被紧紧地固定在温柔顺从一格。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环境中,蒲松龄却塑造了一批别具色彩的女性形象,如《仇大娘》中的仇大娘,《俊夜叉》中的张二姐等。她们性格泼辣,敢作敢当,她们与传统的温柔贤淑型的理想妇女形象迥异,带有鲜明的蒲氏色彩,是蒲松龄对于中国小说史中妇女形象画卷的又一贡献。通过《泼的辩证法》,韩田鹿将带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别样女子的别样风采。

  经典个案 性情刚猛名声不好

  在古人心目中,典型的理想妇女类型当然是贤妻良母。蒲松龄是受传统道德教育成长起来的读书人,这种传统的女性观念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但是,在塑造了一大批这样的妇女形象的同时,蒲松龄还塑造了很多异常泼辣的妇女形象。她们与传统的妇德或有龃龉之处,但在蒲松龄看来,这些妇女同样有值得赞美的地方。曹植《陇西行》中有所谓“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的话,用来形容蒲松龄笔下的这类女性人物,十分恰当。

  以《仇大娘》为例。从整个故事来看,仇大娘当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正面人物,但在她出场之前,作者却首先描述了她的种种不符合妇道的行径。她性情刚猛,动辄忤逆父母,以至于其父母已经“数年不一存问”。事实上,仇大娘的出场,也是与她并不太好的名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小人魏名在害得仇家濒临崩溃以后,正是抱着仇大娘如果知道仇家的变故,一定会趁乱争夺财产的念头,才托人将仇家的情况告诉仇大娘的。韩田鹿认为,“通过书中的交代,以及别人心中的印象,我们完全可以猜想得到,如果不是仇家遭到一系列的变故,仇大娘肯定会以不好的名声终其一生。 ”

  遭遇家变却有担当

  然而,就是这个以传统妇道来衡量并不完美的妇女,在家族遭受巨大灾难的时候,却担当起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重任。仇大娘接到魏名的传话回到家里时,仇家正面临着空前的困境:家长仇仲在大乱中被强盗掳去,生死不明。仇仲的叔叔阴谋夺取仇仲的财产,暗地里将徐氏卖给他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也将徐氏气得一病不起。长子仇福成亲后迷恋赌博,结果输得竟然要把妻子卖掉,姜氏为保住节操而自尽,幸亏被救了过来。尽管有县令做主,惩罚了作恶多端的买主,但姜氏发誓不再踏进仇家,而仇福为逃避责罚,也远走他乡。整个家中,只剩下年幼的仇禄与病倒在床上的邵氏相依为命。仇家已经是山穷水尽,何况还有小人魏名时时窥伺,准备落井下石。而仇大娘的出现,立刻使仇家的情况出现转机。

  她先是将一纸讼状递到县衙,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便又到赴诉郡守,直到被赌徒侵占的田产归还给仇家。仇大娘是在仇家几乎面临灭顶之灾的情况下出现的,她的出现,挽救了仇家的命运,对这个家族而言,她是真正的“时穷节乃现”的英雄。

  非常时刻撒泼有理

  韩田鹿认为,仇大娘之所以会取得这一系列的成功,其实都与她早先被大家认为是缺点的性格特点——“泼”有关。典型的淑女作派应当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要说抛头露面出入官府,与一帮光棍无赖打官司。而在整个官司中,仇大娘所表现出的蔑视一帮光棍的气势、灵活机变的头脑,特别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腕,都令人叹服。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