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古人养生三定律与六种心境

2009-04-25 14:3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去甚、去奢、去泰”。

养生三定律

三戒

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提醒人们认识到年龄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在少年时期,发育不成熟,切勿早婚。中医历来反对贪色纵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对“少之时,血气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

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挖空心思地谋取个人利益,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三有”:《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人体保持健康的三大要素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饮食有节,就是要求吃饭时间要有规律,即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做到精粗兼备,荤素搭配。起居有常,即一日之中,起、食、劳、睡等,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弛张有时。劳作以人而异,或作工,或务农,或读书求学,或处理公务,或操持家务。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在连续劳作之间要有适当的休息。用脑和用体要互相调节,用脑者要多作运动,增加活动量;用体者要注意休息,勿过于疲劳。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则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反之,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妄于劳作,则会加速早衰,使人折损寿命。

三去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欲望和懒散状态。欲者,不可得而强求之,或已得而贪得无厌之谓也。谋名曰名欲,图财曰利欲,贪色曰色欲,皆身外之物,求无止境,或乱心,或犯刑,或伤身,此为养生之第一大患。故当节之,当寡之,当去之,而不可放纵。要保持思想纯洁,无奢望杂念,又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进取。如此,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方可安乐延年。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