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古人养生三定律与六种心境(2)

2009-04-25 14:3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育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果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长不干。”[川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人“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六种心境

养生须养心。养心,是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古人养生,非常重视培养以下六种心境:

正心 

正心就是道德之心,仁义之心。《论语•雍也》:[仁者寿]就是说明仁德者高寿长命。

静心

就是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养生四要》一书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清心

就是真诚、专注、持久不受外界干扰,不为刺激伤害的情绪。诗人白居易有一妙句:[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碳逼心神。]

宽心

心胸宽广,其生存的天地也必然宽广。《礼记•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其中的[胖]即指安祥舒泰之意。

 忍心

百心需要忍心,即忍受和排除一切败坏心境的因素。古代中医认为:[怒伤肝]、[多怒则百脉不定]、[气逆不顺,足以伤身]。诗人陆游也是[忍字常须作座铭]、[扫尽世间闲忿欲],忍过后,脉冲疏导,心胸畅然,妙味无穷。

操心

人不能一味地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明养生家吕坤的《呻吟语》:[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明,身愈劳愈健,但自不可过耳。]操心不过分,对身体大有裨益。这和华佗所言:[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其耳]是一样的道理。

(责任编辑:诚明)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