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的时候,这当爸妈的都心疼下一代。每天早上、中午吃剩饭,晚上做一大锅。大家吃得都很高兴,可苦了老头和老太太了,晚上若不吃,饿,吃了,撑。我们在临床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到晚上12时左右,让急救车送来了,为什么?头天晚上一定不是儿子回来了,就是女儿回来了,要不就是儿女都回来,尤其是过节前,这一高兴,于是就做了很多好吃的。老年人阳气已经很弱了,中医说“ 喜则气散 ”,这一高兴以后他的心气就散了,晚上吃多了,脾胃的负担加重了。脾胃属土,心属火,心和脾胃之间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果儿子这儿负担一重,子盗母气,就从母亲那儿借力气,那一借力气,心就嘣嘣跳起来,上医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在傍晚五六点钟,做点饭自己先吃,儿女们爱吃什么好的,那归他们自己管。千万不要和他们一起大吃。
谷物首选小米
中年人则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在这儿我想借用老子的一句话:“谷神不死。”东方人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农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得很结实。咱们城里人什么都能吃到,但吃的粮食不如农村新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同志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看看我们的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的?老大妈的小米粥。小米习性偏温。不要说老玉米豆好,我觉得在食物中,如果小麦、小米、玉米、大米排个队的话,首选应该是小米,然后是小麦或者是大米,最差才是老玉米。为什么?老玉米颗粒太大了,你那一碗放10个,它的生命力极弱。
用食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 :
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鸡就不用烤,炖鸡汤时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冬天种,阴历五月收,它的阳气最重,其性是温性的。中医主张用食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我就不让他吃药,回家吃烤馒头片去。烤馒头片坚持吃一年,胃溃疡就好了。虚寒性的溃疡病,你让他吃偏寒性的大米饭,他一吃完就难受。你让他吃馒头片,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 温胃散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