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周易与中医(3)

2009-04-30 12: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其中,清朝《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槿韵伯最有心得。在《伤寒论注.卷一》中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

其中,清朝《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槿韵伯最有心得。在《伤寒论注.卷一》中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一句,槿韵件解释说:“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微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其死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治者不如法耳。”这是以易理天地烽来解释伤寒六经之总纲。在《伤寒论注·卷四》中有“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省阴也……”他注云:“欲吐而不得吐者,枢病而开合不利也……欲吐不得吐,欲寐不得寐,少阴枢机之象也。五六日,正少阴发病之期。太阴从湿化,故首利不渴。少阴从火化故自利而渴。省阴主下焦,输津液司闭茂者也,下焦虚,则坎中之阳,引水上交于离而未能,故烦而渴。关门不闭,故自利。”以坎离二封来说明少阴病的病机。

在《伤寒论·险子汤证》中有“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他解释说:少阴主水,于象为坎,一阳居其中,故多热证。是水中有火,阴中有阳也。……“这以坎卦而定少阴之象,在解释真武汤时,槿韵伯说:“真武,主北方水也。坎为水,而一阳居其中,柔中之刚,故名真武,是阳根于阴,静为动本之义。盖水体本静,动而不息者,火之用也。炎失其集装箱,则水逆行。君附子之辛温,以奠阴中之阳。佐芍之酸寒,以收炎上之用。茯苓淡渗,以正润下之体。白术甘苦,以制水邪之溢。阴平阳秘,少阴之枢机有主,开合得宜,小便自利,腹痛下利自止矣。生姜者,用以散四脚之气,与肤中之浮热也。”W帮为朱雀、白虎、青龙、真武之一方的真武汤,目标是为有水气,其原因实用坎中之无阴,坎中火有秒宣,故肾家本体失职,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所以应当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在解释黄连阿胶汤时,柯韵伯对组成该汤的黄连、阿胶、黄铃、芍药、鸡子黄做了如下解释:“鸡感巽化,得迟之母气者也。共稟南方火色,率芍药之酸,入心而敛神明。

引芩连之苦,入心而清壮火。驴皮被北方水色,入通于肾,济水性急趋下,内合于心,与之相溶而成胶,是火位之下,阴精承之。凡位以内为阴,外为阳,色以黑为阴,赤为阳。鸡黄示而居内,驴皮黑而居外,法坎宫阳内阴外之象,因以制壮火之食气耳”。可以说以此解方,独出心法,别具一格。在猪肤汤证之下“省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解释说:“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少阴脉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于肾,水不下承于心,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君其肤以除士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上矣”。未济之封象,上坎下离,水火不交。猪肤象水,降上虚火,以致水升火降,坎离易位,而成既济之封象,如此则同解上下之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