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医是一门艺术(2)

2009-05-15 17: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何少初
二、中医是治疗艺术。中医的治疗特色,最突出、最集中体现在处方上。所谓处方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地域、时令……),在

二、中医是治疗艺术。中医的治疗特色,最突出、最集中体现在处方上。所谓处方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地域、时令……),在经方的基础上对药味、药量予以加减,而不是千人一药、千药一方,因此,汤剂是最能显示中医治疗艺术的,在日本、韩国,汤剂广受青睐。而某些对中药心存偏见的西方人,既不懂中医的奥秘,反诬之为“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无法对它们进行量化分析”……现代科学中有一类模糊学:模糊逻辑、模糊数字等,属于高深的科学门类。岂不知2000多年前便有了“模糊药学”。“模糊学”存在于宇宙、自然、人体等许多领域。“模糊”正是其魅力所在,其艺术所在。与上述领域中的“模糊”相比,人类暂时对一锅中药汤、一个中药丸的模糊不解,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更何况治疗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艺术,其代表人物便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认为痰疾多因火热而起,主张治疗多用寒凉药物,独创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为邪气所致,主张治病重在攻邪,独创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要重视温补脾胃,独创补土派;朱丹溪认为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独创滋阴派。这些不同的医学流派,好比风格独异的艺术流派,各展风流,虽然思维方式各异,治疗功效却是殊途同归。

三、中医是用药艺术。中医用药非常讲究,有正治、反治之别。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即四种特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为正治(常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产生格拒,使用反治,“热因寒用”,是用热药来治真寒假热证时,要佐以少量寒药;“寒因热用”,是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时,要佐以少量温热药。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用药的艺术。此外,用药还讲究中和,即和谐与调和。君臣佐使,不仅使用药效果达到和谐,还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可见,我们的医药学家很懂得“和”的道理,“和”的艺术。麻黄汤是君臣佐使和谐,达到辛温解表功效的最佳组合;麻杏石甘汤是君臣佐使相互制约,治疗邪热壅肺的最佳配伍。

由此我不断深思,中医药历数千年而不衰,经万劫而独存,这其中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的睿智,而且深藏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用“中医是一门艺术”来概而括之,不失精当。

(责任编辑:用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