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听琴”、“玩鹤”,怡情养性

2009-05-18 16:4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王维恒
“听琴”当属音乐养生的范畴;“玩鹤”实指养鸟以怡情养性。养鸟如同钓鱼,其乐趣不单单在欣赏鸟的毛色、鸣叫和形态上,平日对小鸟的饲养管理更是一种乐趣。

“听琴”当属音乐养生的范畴;“玩鹤”实指养鸟以怡情养性。养鸟如同钓鱼,其乐趣不单单在欣赏鸟的毛色、鸣叫和形态上,平日对小鸟的饲养管理更是一种乐趣。

中老年人养鸟、喂鸟、逗鸟,提着鸟笼在林间遛鸟和放鸟,是一种享受。在阳台上或厅堂前挂上几只玲珑别致的鸟笼,养几只色彩鲜丽的小鸟,对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尤其是保护老年人的视力,以及对平日用眼过多者恢复视力都是大有益处的。据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初入梨园拜师学艺时,师父说他目光无神。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坚持跟踪观看林间飞鸟,又养鸟、放鸽子,使眼睛的神经肌肉得到锻炼。之后在演饰青衣、花旦时,双目顾盼生辉,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宗师。

音乐养生,由来早矣。《逸士传》就曾记载:远古尧帝时,有一群八九十岁的老人“击壤而歌”,因钟情歌舞而健康长寿。据史料,舜帝寿享110岁,其长寿之首就是“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在位时常与百姓一起歌舞。公孙尼子所著的《礼记·乐记》中就认为:“知律吕声音之道者,可以行天地人事也。”阐明音乐艺术能表现人的品德,影响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

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即已认识到了音乐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在于调神、怡情,又能调整内脏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因此《内经》有“脾在声为歌”之说。《周礼》亦谓:“乐以侑食,盖脾好音声丝竹。”均证实了音乐对脾胃功能有直接影响。当时,人们已有关于音乐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结合起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记载。

音乐养生能益寿。《吕氏春秋·大乐》指出:“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东汉桓谭《新论》中记载,汉文帝宫中征得战国魏文侯的乐师窦公,年已180岁,两目皆盲。文帝惊奇地问他,服食什么药物享此高寿?答曰:“年十三失明,父母哀之,教使鼓琴,日讲习此为常事。臣不能导引,无所服饵也。”古时以服饵(丹药)、导引(气功)为长生之术,窦公都不会,只是天天坚持练琴,用悠悠琴声,排遣双目失明之悲苦,而得以颐养天年。司马迁的《史记·乐书》还揭示了音乐养生的作用机理,他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疏精神,而和正心也。”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嵇康在《琴赞》中亦认为,音乐能“去邪纳正,宣和养气”。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