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肺的宣、肃与降

2009-05-27 14:0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肺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影响。

1.宣,也称宣发,即宣通、发散之意。

宣发是后世医家对肺把气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布散卫气,调节腠理开合,保持肺气通达等功能的概括。《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其中的“宣”,即为此意。《灵枢·痈疽》云:“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也指出了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等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气宜通畅,郁滞即病。故金寿山曾论曰:“宣者,通也”,即指肺的宣通作用而言。

肺主宣发是指肺把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布散全身,并保持气道通畅。通过肺气的宣发,布气于全身,并将脾传到肺的水谷精微也输至全身,布输卫气,外达皮毛,以温养分肉,充养皮肤,调节腠理。故喻嘉言在《医学实在易》中说:“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

宣发功能正常的对保证人体气液代谢,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正常有重要的影响,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也起着十分明显的调节作用。肺的宣发又为其发挥清肃和下降功能的前提。肺合于皮毛,司腠理开合,人体皮肤是抵御外邪的一道屏障。宣发功能正常,卫气达于皮毛,腠理致密则易拒邪于外。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无论何邪侵犯肺脏都易使肺失宣发和宣通,导致肺气壅塞、郁闭、输布失常,从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肺的宣发障碍,一方面可出现鼻塞、流涕、呼吸不利、咳喘、胸闷等症,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很好地宣发卫气,可出现腠理闭塞无汗,邪不能外达;若因肺气虚,布散无力,卫外失司,可致腠理疏松,出现自汗,易感外邪;如肺失宣发造成布散津液功能减弱,可使津液停滞于肺而成痰,甚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宣发功能障碍又影响肺的清肃与下降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宣畅也可影响大肠排泄糟粕的功能。

肺失宣发、通畅,治当宣肺。李时珍言:“壅者塞也,宣者通也、散也。”即指此。宣肺是指宣散和宣通肺气的方法。肺受邪则肺气郁滞,故宜使肺气疏达通畅。

宣肺之药,历来医家所述不一。但麻黄是公认的宣肺代表药,其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本草正义》言其“专疏肺邪,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道出了用宣肺之法治疗肺失宣发的本质——“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