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的针灸疗法以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而风行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医生千里迢迢来到我国学习这古老而神秘的医术。
传统的针刺疗法起源于砭石。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主要被用来切割痈肿、排脓放血和用它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说是最早的医疗工具,对此我国的古书中也有记载,如《内经》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说文解字》也说“砭,以石刺病也。”具体说明了砭石是通过刺人体来治病的。
那么,砭石是怎么会被用来治病的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往往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常常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干活。因而会被尖石、树枝、荆棘等划破、撞伤皮肤,甚至会碰破皮肤而流血;但偶然也有在碰伤或流血之后,却使原有的疾病减轻或消失了。经过反复多次重现后,人们自然会认识到刺激人体的某一部位或使之流血,可以治疗部分疾病。于是经过长期的认识实践与积累,就产生了用砭石治病的方法。
一般认为用砭石治病起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打制、磨制的技术,能够制造较为精细的石器。砭石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的用途而定。如用作穿刺的做成剑形、针形,一般称为针石。用作切割的做成刀形,一般称为鑱石。这已经从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如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针长为4.6厘米,针身呈四方形,一头呈尖状,一头呈扁平的半圆状,有刃口,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