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习练武术,健康有好处(2)

2009-06-30 14:42
来源:武当师行功夫馆 作者:岳武
( 九) 防身自卫 不少资料上表明,武当内家拳功技击是“技艺之末学”,从而不注重技击防卫功能的探究,其实这是后人对前人总结的误解。武术的本质属

(九)防身自卫

不少资料上表明,武当内家拳功技击是“技艺之末学”,从而不注重技击防卫功能的探究,其实这是后人对前人总结的误解。武术的本质属性就是技击性,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一种,不可能脱离技击性而在武术圈内长期存在。前人之所以有“技艺之末学”的认识,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习武的初衷是为了阻止争斗,预防流血事件发生,保一方和平。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武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是下之下策;二是搏斗本身与道家所言的吃斋行善相背离,武当武功只是“非困而不发”,而不是主动进击,仅为防身自卫作用罢了。三是武当武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修心养性、修性养命;是求“延年益寿不老春”;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前人有“技艺之末学”的认识,真是大彻大悟、大智大慧的结晶,但后人尤其是武当后学要正确理解认识前人的精辟总结。要自觉纠正认为老祖宗说过的话,不能怀疑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做法;要自觉纠正不联系当时实际,断章取义的“教条主义”行为。武当武功,有其独到的防身自卫表现体系,这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和肯定。在日常武当武功习练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掌握了武当武功的防身自卫方法或技巧,使你在轻松“保身”的前提下,“后发先至,犯者立仆”。这种“潇洒”举动,令人赏心悦目的了!

(十)开启智慧

武当武功还强调修真悟道。这是修炼中的最高境界。至此境界,已经超出了武当拳功本体,达到开掘人的潜力、开启人的智慧层次。这决不是故弄玄虚。武当武功不事张扬,不露声色,圆转走化的“个性”,不正是我们生活工作中的“高人”的表现吗?;武当武功在制人时,不顶不丢、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堵”不如“疏”的应用原则,不正暗合了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吗?可以这样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学习武当拳,掌握了“敌一个”的能力;那么,由此深化感悟到的武当拳理,那就是具备了“万人敌”的功夫。所以说,武当武功是高乘的武功,值得华夏儿女继承学习并发扬光大。

三、习武重德

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对武德的解释,我们知道武德顾名思义就是武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这是传统的提法。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它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用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社会武术活动之中。

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本质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其核心是孝悌,也就是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友弟恭,朋亲友爱。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忠于事业、忠于民族和社稷。“义”为行善之本。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武术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它不仅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智”是习武者自觉的道德意识。其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武林的传统。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等行为是“大勇”,在武林中推崇和效仿;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被视为“小勇”,称“匹夫之勇”,为武林所不屑。

新时间的武德内容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一是树立理想,为国争光;二是爱国爱民,见义勇为;三是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四是修身养性,遵纪守法;五是文明礼貌,举止端庄。

武德修养,至关紧要。无论师徒,都应该终身注意。

 四、三心兼备

习练武当武功,必须“三心”兼备。“决心、信心和恒心”。

所谓有决心,就是要坚定信念,不学好练会武当拳功套路,誓不罢休,使武当拳运动贯穿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唯有如此,才可能从习练中受益.才能从习练中得到精神上、身体上、生活上的报偿。

所谓有信心,就是要避免在初学时,热情高,干劲大,一旦进入常规训练,感到习之不易.就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打退堂鼓,要根据教练的不同训练方式,刺激提高自己的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所谓有恒心,就是要不间断地学习和练习,使之经常化,避免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现象发生。其实,武当拳派大师们均有对“三心”的深刻感触,并希望后起之学,加强‘三心”锻炼,提高心性,增强悟性,达到一种理想的习练境界。

 五、习武递阶

1、熟悉拳派源流、拳系及核心内容构成

无论有无武术基础、不分年龄大小、也不讲身体强弱,只要是武当武术爱好者,只要你有行动,你都可以进入武当武功的习练群体,成为其中一员。这是武当武术的包容性特征。但要提醒的是,在投师学艺时,首先要弄清所习拳派的源流、传承、拳系组成、功理功法等,适当要求教练针对学习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2、观摩所习拳派的运动特征及运动风格

要在教练的理论指导下,不断观摩和初步感受所习拳派的运动特征及运动风格,在大脑里留下总体印象,为下一步进入真正的学习阶段奠定基础。

 3、一丝不苟地掌握动作运行路线及变化

在学习时,一丝不苟地掌握动作运行路线及变化,是整个学习的关键。各门各派,风格迥异,在教练的指导下,搞清动作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模仿动作到位。做到“形拟”,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应该引起重视。

 4、直接与老师搭手体会拳功的劲力收放

武当武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味模仿,直接与老师搭手体会拳功的劲力收放,是提高自身习练水平的一大捷径。武当武术中的“松”不容易,“紧”就更难。到老师手上去直接体会,才能感受到武当武功独特的劲路和深奥的内涵。

5、间接询问老师养生功效与技击应用法

养生功效与技击应用法是武当武功的核心。无论何门何派,离开了这两个内容,其拳(种)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间接询问老师呢?这就是要求学员学习要讲方法、讲策略。有的老师保守,不愿轻易“拿出”真东西;有的老师所习拳种很优秀,但由于传承等原因,可能只懂养生功效不懂技击应用;有的老师根本就不懂,只是模仿的好------如此等等,如果直接了当,造成老师的尴尬,恐怕以后的学习人为造成了障碍,甚至难以为继。

  6、正确处理拆招学习与连贯练习的关系

拆招学习与连贯练习是老师教学的方法问题。拆招学习是为了便于掌握动作要领,将每一势分解为若干动作进行教学。拆招学习不是目的。根本还要连贯练习。拆招学习是连贯练习基础;连贯练习才是拆招学习终极目标。拆招学习可以一个动作一间断;连贯练习则要求动作之间必须自然连贯。

7、学会记录学习笔记同时撰写心得体会

学会记录学习笔记同时撰写心得体会是值得推荐给学员学习的良好方法之一。所谓“好记性抵不上一个乱笔头”。有了笔记,才能在余暇温故知新。学习时,只顾吸收,没有时间多思,有了笔记和体会,将来再回头看看,又会促使自己对所学武功的理解更进一步。

8、艺成之后的正常困惑以及努力的方向

武当传统,十年一功。这已是历史。据笔者学习及教学经验,专业训练武当武功,一般三年即有所成。关键是艺成之后,又感不足,甚至产生系列的困惑,这里特别正告各位,困惑实属正常。这是你又要进一步深造的预兆;是你入道的一种反应;是你武功成熟的一种表象,要正确对待,才是出路。这时要学会广泛地与社会交流,比如参加交流比赛、参加普及与推广活动,试着当一回教练等,同时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涉取其它流派的“营养”以丰富和完善自己。

当你的武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以你本人为核心,产生一个新的学习群体,你在教学的前提下,开始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进行合理的整合,然后开始推陈出新,形成新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这也是你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六、结束语

恩师曾诫勉说:世上无难事,难在心不专。俗语也说得好:有志者事竞成。武当派武功门内,最讲阴阳平衡,虚实变换。众家同仁、弟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欲求武当武功大道,请细品六篇,权当指引真爱武当者的“通途”、“捷径”。

(责任编辑:风霜一剑)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