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2009-07-14 14:47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针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针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良性双向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种。这就是针灸所以能够治病的原因。

针灸能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呢?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是“调和气血”。气在中医学中,除了代表呼吸的空气以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比如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叫“正气”,把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不足叫“气虚”。又如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叫“胃气”,把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足叫“胃气虚”。中医认为气与血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具体的说法是“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说,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需要血液供给营养,才能产生各种功能,所以说“血为气之母”。但是,血液运输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又需要心血管的动力,所以说“气为血之帅”。因此,一个人如果气血功能调和,他的身体就健康;如果气血功能失调,就要发生疾病。

调和气血的作用,现代称为“调整作用”。所谓调整作用,就是指矫正机体功能偏盛或偏衰,使之保持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跟一般的药物治疗作用不同。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叫做“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叫做“安神”。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又比如胃痉挛的时候,胃的紧张度增高,针刺足三里能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相反,当胃的紧张度降低的时候,比如胃下垂,针灸足三里,又能使胃的紧张度增加。针灸的这种例子,真是多不胜举。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