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针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性渗出物,使血管通透性降低。还证明针刺不仅可以控制、缩小炎性坏死病灶,而且可延缓或防止坏死的发生,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强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过程。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都证明,针刺具有退热作用。在针刺治疗某些传染病或炎症性疾病的时候,由于针刺以后症状的改善,体温也可以同时恢复正常。
实验还证明,针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后,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数上升l~2倍,吞噬能力也相应提高。针刺后24小时达最高峰,72小时恢复正常。
针刺对抗体形成也有影响。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观察针刺前后的补体效价,结果发现它的平均值针刺以后比针刺以前普遍提高。
总之,针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针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良性双向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种。这就是针灸所以能够治病的原因。
(责任编辑: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