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炎夏暑邪易伤心 养生宜少睡戒怒

2011-07-18 16:10
来源:三九养生堂 作者:佚名
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夏季要养生,就该好好互助心脏,顺应夏季的特性,人们宜少睡多活动,保持积极心态能避免大怒、烦躁带来的脑中风、胸痹等

 


 


  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夏季要养生,就该好好互助心脏,顺应夏季的特性,人们宜少睡多活动,保持积极心态能避免大怒、烦躁带来的脑中风、胸痹等。在饮食方面适宜苦酸原则,可以护胃,夏季还要记得适当的运动,冬病夏治,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夏季隐藏在人体的健康秘密。

  夏季心主令

  人的生命与自然界万物及天地,存在着相同的运动节律。生物的生长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对人体而言,在春夏季就生机活跃,在秋冬季则处于低落状态。

  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夏季是心主令之时,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凡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等,在高温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夏季,心的功能表现最为充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心与精神有关

  夏季出生者多外向 从西医学角度说,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情绪等皆由大脑所主,但中医学的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所认识的人体,并非单纯依靠解剖手段,取象比类也是重要方法,比如把心比为君主,认为心不仅主宰全身肺腑的功能,也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

  在夏季,自然界的阳气盛大到极点,植物枝繁叶茂,人也有面色红润、汗出增多、性情活泼的征象;在人体内,夏季的脉象一般比其他季节来的浮而偏洪,各种阳虚寒盛的患者如有肢体关节疼痛、痛经、胃脘疼痛等症,到了夏季病情会有好转。大部分夏季出生的人性格外向、活泼爱动、思维敏捷、情感外露;冬季出生的人,则多偏于内向性格、思维缜密,因为冬季是主“藏”的季节。

  心主血脉运行

  观面色知心气足否人体血脉系统的功能活动由心主持,要了解血脉的功能状态,医生可以摸脉,也可以观察面色。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面部是血脉最丰富的部位,“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心气充足、心功能强的人,一般面色红润;心气虚的人,就会面色苍白;心血淤阻的人,面部两颧暗红。

  心开窍于舌

  舌尖红是心火盛 五脏在体表都有开窍的部位,如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的部位则是舌。临床上,我们往往会说,舌尖红是心火盛,舌质淡是心血不足。如果舌体僵硬,多是痰浊蒙蔽心窍,是心主神志异常的表现。

  心主喜

  过度喜乐伤心 在《说岳全传》里,抗金英雄牛皋经过几十年较量擒获了金兀术,大笑而死,范进中举的故事更是为人知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医认为,喜、怒、悲、忧、恐五志中,喜是由心所主。心气足的人,往往情绪愉快;但过度喜乐,也伤及心气,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神志失常、心气闭阻而亡。

  少睡多出汗 熬过最难养生天

  夏季是一年中生物长的季节,我们也要顺应这种特性,促进人体阳气的长养和发散,做到以下几点:

  少睡

  夏季万物茂盛,按照自然属性,人也应该少睡觉、多活动,以促阳气的长养。但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困倦,很多人都有越睡越疲惫的感觉,这其实是阳气和心气被抑制的表现。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夏天昼长夜短,人体的阳气总处于发散状态,午时为阳气最盛时,其发散状态更强。体质偏弱者,尤其是心阳虚、容易心悸胸闷的人,极易在午时出现不适。调整的方法是适度午睡,缓解阳气的过度发散,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佳。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