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居 >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里话影壁——老北京古典建筑艺术精华(2)

2009-05-06 12: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一步之遥
“石敢当”应取所向无敌之意,过去多将这几个字刻在小石碑上,立于四合院门前,也有的将其嵌砌在墙体里,用来镇鬼厌灾,人们将“石敢当”视为驱除

“石敢当”应取所向无敌之意,过去多将这几个字刻在小石碑上,立于四合院门前,也有的将其嵌砌在墙体里,用来镇鬼厌灾,人们将“石敢当”视为驱除不祥之神。关于这石敢当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讲得最多的是当年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却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便自封为“泰山石敢当”。姜太公在唐宋时期曾被奉为武圣,与文宣王孔圣,一武一文。明代以后,虽然关羽成了武圣,姜太公在民间仍然很有名气,传说的故事很多很广,于是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并把石敢当说成是姜太公的化身,将其立于门前,就有了宅院的保护神。

几十年前,“石敢当”在北京的胡同里不难见到,而今却几乎绝迹了。不久前路过西城区的一个拆迁工地,偶然发现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板,高约一米,宽约五十厘米,字体为隶书,苍劲有力,仔细端详了好久,真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第二天拿着相机前去拍照时,那块“泰山石敢当”的碑刻已经没有了,据民工说,被垃圾车拉走了,实在可惜。

上马石、下马石和拴马桩现在几乎很少见了。一般有权有势官宦人家的门前才有设置。比较讲究的拴马石上还刻有吉祥图案,如刻上猴子,意为猴子能弼马瘟,这正是孙悟空的雅号。刻上狮子,意为驱邪避恶,避免鬼怪对主人和马的伤害。

四合院门前的老物件,是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一道景观,具有浓重的民俗色彩和艺术性,也是老北京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

影壁墙的传说

很早很早的时候,河南社旗出了个巧手泥巴匠,名叫王得财。这王得财手艺好,又是个孝子,人们对他都格外抬举。不管给谁家盖房子,主人总要尽力招待好一些。

这天,一个姓赵的人来请他盖房子。王得财临走,又给母亲磕头请了安,才随那人上路。这家姓赵的要说也怪大方,顿顿饭都少不了鸡鸭鱼肉。王得财心里很喜欢。后来一留神,见不论哪顿饭,从没见过鸡大腿上桌、再留神注意了几顿,还是没有。王得财不由生起气来:哼!肉多的不往上端,光叫啃鸡骨头,真不抬举人!越想越生气,就想撂下活回家。又一想,这么样走了说个啥道理呢?能叫人说我争吃喝没出息吗?不能走!王得财忍着气继续盖房。

快到迭房脊的时候,王得财想起师父说过:盖房子时在脊缝里放个手推小车的泥巴人,就会叫主人家慢慢变穷。王得财心里有气,就暗地里捏了个手推小车的泥巴人,迭在了房脊里。

新房完工了。主人家先捧出工钱,然后又递过一个瓷坛说:“王师傅,我看你是个大孝之人,老娘年纪大了,应该补养补养身子。这坛里是积攒的几十个鸡大腿,带回去给老娘捎个心意吧!”王得财一听这话,脸“腾”地红了个净,他知道错怪了主人家。心想:要是那个泥巴人真能把主人家推穷,自己算是良心坏到底了。

当面扒出来吧,怪不好看,只有使个破法了。想到这儿,王得财不接东西,在院里转了一圈,然后对主人说;“赵大哥,我看你这么大个院子,又大门冲二门的,实在不好看,干脆把剩下的砖用上,再垒个影壁墙吧!”主人家自然很高兴,王得财就动起手来,拿出十二分手艺,把个影壁墙垒得又结实又好看。

主得财心想:“有了这堵墙,小车就推不出大门,主人家也就不会破财了。”主人家不知原因,看了影壁墙,觉得又好看,又能遮挡门户,还一个劲儿夸王得财是巧手鲁班呢!后来,人们见影壁墙确实有很大好处,就在盖起房子后也垒上一个。你垒我也垒,越传越远,渐渐成了风俗。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