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土家族饮食】土家人和苞谷:拥有苞谷,是苍天赐下的福(2)

2009-04-13 17: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抱抱熊
土家人吃苞谷也很累。他们先把苞谷籽放在百十斤的大石磨里,一把一把,一转一转,由青壮年推成细面。往往一家一个月的食用,要这样推上一整天。吃

土家人吃苞谷也很累。他们先把苞谷籽放在百十斤的大石磨里,一把一把,一转一转,由青壮年推成细面。往往一家一个月的食用,要这样推上一整天。吃得精细的人(嫌苞谷饭不够柔软),有时还要在苞谷里掺上水,在小石磨里一勺一勺,一转一转,推得很细很细,然后在铁锅里炕成很薄的一张张皮子(俗称“豆皮子”),再切成细条,象面条一样煮来吃。而这样辛苦一整天所得,大约仅够一家人吃一星期。

虽然土家人种植苞谷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但它毕竟是土家人的宝贝。在它们还未成熟时,嫩棒子煮来吃,清甜清甜;烧来吃,又香又甜;制成窝窝头烤来吃,又酥又香又甜;熬成糊糊吃,则又是一番风味。嫩壳叶、嫩梗子则是牛羊过冬的主饲料。由于苞谷籽富含蛋白质,又富含抗 癌物质,因此以食用苞谷为主的土家人往往身体很棒,而且几乎不患癌症。枯壳、枯梗子铺在床上,是土家人的“席梦思”;垫在牲口栏里,则是牛羊的暖窝;牛羊吃下的剩料还能被“沤”制成上等农家肥,为来年洋芋、麦子丰收打好基础。

土家人种植苞谷很累,收获累,保存累,吃也累,如今却好多了。由于近几年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用性的增强,省去 土家人不少麻烦。如,一瓶除草剂就可“薅”去大量杂草;一台吹风机几小时就可以吹干大量苞谷籽;一台电动干湿磨几十分钟就可把苞谷籽磨成面粉。再说,时代进步了,土家人付出的辛勤和汗水也得到不少回报,二十几年来,农村实行包产到劳联产责任制,粮食十年有九年丰收,土家人有了大量余粮,于是趁国家搞改革开放之机,在苞谷还嫩时,就扭下棒子卖给城里的市民,或者干脆煮成甜 的、烧成香的、烤成酥的“成品”后,高价卖给城里公民,既省去 收获和保存的麻烦,双赚大钱,很划算。吃着吃着嫩棒子,苞谷可就成熟了;土家人把余粮运出山外,换来柔软可口的大米,或者制成“玉米粉条”等商品,推向中国大市场,甚至出口挣外汇。

土家人拥有苞谷,是苍天赐下的福。

(责任编辑:抱抱熊)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