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满族饮食习俗受狩猎生活影响很深,并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
满汉全席
又称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满、汉族合宴名称。清朝中叶,由于满、汉官员经常互相宴请而形成。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巨型筵宴。既有宫廷肴馔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作的一种全席。最好的公开使用场合,是科举考试结束后地方官史宴请主考官的时候。主人是地方上最高官员,客人是钦差大臣;主客之间往往又是“门生故旧”,因此满汉全席上的菜点都是菜其精细而丰盛的。入席时大小官员一律顶戴朝珠,身着公服就座。筵席的场面、规模、等级、陪宴人员的职位、供应筵席用的烹饪原料及果、酒的品种和数量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官府中举办满汉全席时首先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座。客人入座后由待者上进门点心。席上珍肴有熊掌、飞龙鸟、猴头、蛤土螺、人参、鹿尾、驼峰等,其中猪肉比重较大。做法多是烧、烤、煮、蒸。火锅类、涮锅类、砂锅类菜肴占突出地位。以干鲜果品、蜜饯为主要配料的菜肴,必不可少。主食以满族饽饽为主。此席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洲饽饽
饽饽是满族同胞对各种糕点的统称。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佛手、马蹄等30多样花色。
燕窝酥,白面中掺黄米面,加清油、糖水和面。面陷饧好掐成长剂子,剂子上沾油,扯条,折成七八股,盘旋压成饼状,四周高,中心凹,中间撤白糖、青红丝,烤出来香甜松软,形如燕子窝,故名。
糖火烧:和好面团,擀饼前,先将奶油裹进去,外面刷上清油,入炉一烤饼便起层,皮酥脆,里边香软。
扇子饼:扇子饼的面比较硬,吃起来有嚼头,入炉前先做成扇状,并压上花纹。这种饼可大可小,便于做旅途点心。
茴香饼:味咸,和面时揉进盐水和茴香粉。香味很浓,拍成长方形,叠三层到四层,吃时便于中间夹肉,类似汉堡包。
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便有卖饽饽的食品车脐身于喧闹的夜市,车上挂黑底儿金字招牌,上面是满文,下面大书“满族饽饽”四字。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原是祭祀中的供品。白肉满语叫“阿木孙”肉,也叫“努尔哈赤黄金肉”。白肉,把刚宰杀的新鲜猪肉放在清水中炖煮而成。血肠用猪肠灌血而成。白肉血肠已是吉林省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