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
酿酒是高山族女子的一项主要工作。在高山族男子眼里,判断一个女子是否贤惠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善于织布,其二是会饲养家禽家畜,其三就是能酿造美酒。
按照泰雅人的习惯,制曲的人必须是未出嫁的高山族少女。她们口嚼糯米后,将这些糯米收藏三天,以使酸味变浓,作为酒曲,然后再把酒曲和捣碎的糯米混和装人瓮中,放置数日后,瓮中发出酒气来,便取出接上冷水当酒。这样制作出的酒,他们称之为“姑待”。
除了用生米、生黍和唾液发酵而成的酒外,还有一种用蒸熟的米、黍再伴之唾液发酵剂而长期收藏于阴暗处的酒,这也是高山族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佐酒。
泰雅人、曹人和布农人都是将糯米、粟米等原料蒸熟或煮熟后,掺进一种叫“黎”的野生果作为酵母,或者用由好几名妇女咀嚼而成的酒曲。而排湾人和鲁凯人是把糯米、黍捣成粉,蒸成糕拌酵母。
平地高山族同胞酿酒用的酒曲,已经不需要用口制造或者采集野果了。他们可以向平地的汉族商人购买。但是在山区里,制酵母仍然是将米蒸熟后,用芭蕉叶包扎,再用布包严紧,用脚踩踏后做成酒糟,放一个星期后,酒糟生出白毛来,酵母也就做成了。
高山族狂欢不醉的习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地有所改变。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