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高山族饮酒】水可以不喝,酒不能不饮:遇酒纵饮不醉(3)

2009-04-24 14:1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双连杯或三连杯,是一种用长木头挖刻并雕有花纹图案的木杯。饮酒时一人右手执杯的右柄,另一个左手执杯的左柄,各自用嘴对杯口,同时饮入。这种杯

   双连杯或三连杯,是一种用长木头挖刻并雕有花纹图案的木杯。饮酒时一人右手执杯的右柄,另一个左手执杯的左柄,各自用嘴对杯口,同时饮入。这种杯常常用在部落媾和或者结婚欢庆时。

酿酒 
  酿酒是高山族女子的一项主要工作。在高山族男子眼里,判断一个女子是否贤惠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善于织布,其二是会饲养家禽家畜,其三就是能酿造美酒。  
  按照泰雅人的习惯,制曲的人必须是未出嫁的高山族少女。她们口嚼糯米后,将这些糯米收藏三天,以使酸味变浓,作为酒曲,然后再把酒曲和捣碎的糯米混和装人瓮中,放置数日后,瓮中发出酒气来,便取出接上冷水当酒。这样制作出的酒,他们称之为“姑待”。  
   除了用生米、生黍和唾液发酵而成的酒外,还有一种用蒸熟的米、黍再伴之唾液发酵剂而长期收藏于阴暗处的酒,这也是高山族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佐酒。  
   泰雅人、曹人和布农人都是将糯米、粟米等原料蒸熟或煮熟后,掺进一种叫“黎”的野生果作为酵母,或者用由好几名妇女咀嚼而成的酒曲。而排湾人和鲁凯人是把糯米、黍捣成粉,蒸成糕拌酵母。  
  平地高山族同胞酿酒用的酒曲,已经不需要用口制造或者采集野果了。他们可以向平地的汉族商人购买。但是在山区里,制酵母仍然是将米蒸熟后,用芭蕉叶包扎,再用布包严紧,用脚踩踏后做成酒糟,放一个星期后,酒糟生出白毛来,酵母也就做成了。  
  高山族狂欢不醉的习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地有所改变。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